欢迎书友访问POPO原创市集
首页汉侯正文 第9节

正文 第9节

    汉侯 作者:来自远方

    第9节

    第二十三章

    寒冬过去,春风吹暖长安, 景帝的身体也渐渐有了起色。在春耕伊始, 即令有司择定吉日, 往长安城南郊祭祀亲耕。

    春耕,夏种, 秋收,冬藏。

    周时起,天子常率公卿大夫在城郊祭祀亲耕, 祈求一整年的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西汉重视农桑, 自然也不例外。

    每岁春始,籍田令都会在长安南郊恭迎天子到来。

    天子车架出南城, 途经九卿官寺、府库以及贵族的甲第, 周围少有人声。木制车轮压过路面, 车身微微晃动, 景帝坐在车中,脊背始终挺得笔直, 犹如山岳一般。

    刘彻坐在另一架车内。

    在他身后是丞相周亚夫、御史大夫刘舍以及魏其侯窦婴。至于他的舅父田蚡和王信, 只能列在官员的第二梯队, 更在诸窦外戚之后。

    其他的皇子中, 年长者多已就国, 还留在长安城的都是他的姨母王夫人所出,皆未封王。

    王夫人去世之后,四个儿子由王皇后抚养, 同刘彻姐弟却不十分亲近。唯一和刘彻能说上话的刘寄,在被阳信欺负过几次之后,见到刘彻也会避开。

    王皇后和王夫人是亲姊妹,刘彻本该有四个兄弟扶持。奈何现实总是和理想背道而驰,刘彻和刘寄几人之间总像是隔着什么,始终难以亲近。

    时间长了,刘彻也不再纠结,他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加上阳信两人犯错,险些连累到王皇后,他的压力不可谓不大。长公主被太后压着,不许同椒房殿过于亲近,未央宫内似有暗潮汹涌,即便刘彻再聪慧,也难免会心生不稳,感到难以言说的疲累。

    队伍继续前行,很快出了长安。

    抵达南郊之后,景帝将太子叫到身边,带他一同祭祀先农神。祀礼之后,又手把手教他扶起耒耜,在田中松土。

    刘彻使用的耒耜是匠人特制,比寻常小了一圈,重量依旧不轻。对八岁的孩童来说,难度仍是不小。

    “扶稳,莫要晃动。”

    “诺!”

    刘彻扶起耒耜,学着景帝的样子,将一端cha入田中,用力翻起。

    别说景帝父子,在场的公卿百官,基本都不是会下田的人。好在都有一身力气,就算是硬挖土,也能完成籍田,确保过程中不出差错。

    亲耕完毕,景帝带着刘彻走到田边,重新换上赤舄。在公卿大夫继续耕田时,对刘彻说道:“农为天下之本,固本方国稳,国稳则天下太平,太子需牢牢记住。”

    “遵父皇教诲!”

    景帝握住刘彻的手腕,翻开他的掌心,看到新结的茧子,笑道:“我听太子舍人上禀,你最近开始习箭,过于勤奋,笔都握不稳,可有此事?”

    “回父皇,是儿思虑不周。”

    “无碍。”景帝放开刘彻的手,笑道,“读书固然重要,s,he御亦不能忘。这一点上,我不及你梁王叔。”

    提到梁王,景帝神情微黯。

    他和刘武是同母兄弟,自幼感情就很好。七国之乱爆发后,梁王坚定的站在景帝一边,死死拖住叛军主力,最危急时,连王府内的宦者和宫人都上了城头。

    因为刘武的坚守,才使周亚夫抓准机会,率兵南下,断绝了叛军的粮道,最终取得大胜。

    对于这个兄弟,景帝的感情很复杂,有感激,有提防,也有愧疚。

    他知道阿母所想,也知道阿弟的心思,但事情牵涉到皇位,容不得半点心软。愧疚再多,他也必须硬下心肠,一如对他的长子和栗姬。

    栗姬,为他生下三个儿子的女人。

    他不能让她成为皇后,不能让吕氏之祸重演,危及到自己的其他孩子。但他死后会让她伴在身边,给她生前不能享有的荣耀。

    “父皇?”

    刘彻的声音将景帝从沉思中唤醒,看着眉眼间已带上锐利的儿子,之前的想法再次浮上心头。

    窦氏显耀,同当年的薄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氏、田氏如今不显,将来如何却难以预料。皇后……她和栗姬不同,并不如表面恭顺。阿母看人比他更准,尤其是后宫中的女人。

    陈氏,他知道阿姊和王氏的谋划,陈娇身份足够显贵,堂邑侯和长公主的势力,足以对抗窦氏。但必须提防尾大不掉。甚者,二者联合起来,一同压迫新君。

    外戚,外戚!

    景帝笑容微冷,单手按住刘彻的肩膀,问道:“想娶妇吗?”

    刘彻满脸愕然,他是真被惊住了。

    “父皇,儿尚小。”

    “不小了,可先选一选。等回宫之后,我同太后说。”

    同窦太后说,而不是王皇后。

    刘彻知道他不能违背景帝的意思,更不能在这个时候提王皇后,一个字都不行。

    “儿听父皇安排。”

    “我安排不假,也要你喜欢才成。”景帝放松下来,笑道。

    刘彻耳根泛红,又引来景帝一阵大笑。

    南郊之事能瞒过旁人,却瞒不住长乐宫。

    听完宦者禀报,窦太后摆摆手,殿内的乐声戛然而止,正在表演的俳优侏儒全部匍匐在地,大气都不敢喘。宦者很快将人带走,行动之间,别说脚步声,连衣袂的摩擦声都低不可闻。

    馆陶几次想开口,见窦太后陷入沉思,又生生将话咽了回去。陈娇脸上带笑,似半点不受影响,仍想着刚才俳优的讽喻。

    “阿嫖,尽早给娇娇定门亲事。彻侯家没有合适的,就到关内侯家去找。”

    在武帝登基之前,汉朝的最高爵为彻侯。汉武继位之后,为避讳才改称列侯或通侯。

    “阿母,您容我再想想。”刘嫖仍不十分情愿。

    “别想了,照我说的做。”窦太后一锤定音。

    “阿母,太子究竟是哪里不好?”眼见窦太后不肯改变心意,刘嫖也豁出去了,“这桩亲事成了,阿娇就是太子妃,更是未来的皇后。太子样貌好,性格也聪慧,哪一点会亏待阿娇?”

    “太子很好,就是因为很好,娇娇才不能嫁!”窦太后猛地坐起身,气势陡然变得锋利,“你如不听我的话,就别再来给我问安!”

    “阿母,你就不能疼疼女儿?”刘嫖提高声音。

    “我疼你?谁来疼娇娇!”

    “我是她母,我怎会不疼她?”

    “疼她?你想的只有自己!”

    “阿母,她是我女,我能决她亲事!”

    “闭嘴,给我出去!”

    窦太后震怒,两旁的宦者立刻上前,弯腰恭请馆陶离开。

    “阿母!”意识到自己刚做了什么,刘嫖脸色变了几变,放软声音想要求饶。

    窦太后却不理她,转过头,殿门很快在刘嫖眼前合拢。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失去窦太后的宠爱和信任,她同在门前久立的王皇后没有任何不同。

    殿内,窦太后仍是怒气难消。

    陈娇起身凑到她的怀中,一下下顺着她的胸口。

    “水满则溢,天子起了心思,窦氏需要一个对手。”窦太后抚过陈娇的发,似在自言自语,又似在教导怀中的娇娇。

    王氏、田氏。

    田蚡善于钻营,要提防被他咬上一口。皇后的亲兄庸庸碌碌,是个不错的靶子。

    “娇娇,你说,让天子给皇后的长兄封侯,如何?”

    “大母觉得好就好。不过,舅父大概不会答应。”陈娇轻声道。

    “答应不答应都无妨。有时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窦太后笑道。

    见窦太后心情转好,陈娇想起之前的事,好奇道:“大母,太仆言驯牛之法可行,为何不告知舅父?”

    陈娇口中的太仆是太后三卿之一,专掌皇太后舆马。

    汉袭秦制,朝廷设九卿,皇太后宫中同样有少府、太仆等官,位次前者,但同样称“卿”,足见皇太后权力之盛。

    “此事拖到现在,cha手的人不少。不过再拖也拖不了几日,无需多此一举。云中太守可不是什么善人,敢欺到他头上,难有好下场。倒是献上此法之人不过舞勺之龄,颇有些意思。”

    “大母如觉有趣,无妨招来长安见一见。”

    “不急,多看两年再说。”说到这里,窦太后抚过阿娇的头,沉声道,“娇娇,你要牢牢记住,做事可以毒,可以狠,可以蛮横,但要为自己想好退路,绝不能犯蠢。”

    陈娇颔首,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展开一册《道德经》,继续诵读起来。

    南郊祭祀不久,魏尚的第二封奏疏就进了长安城。

    由于途中遇到雪融泥泞,道路阻断,比预期迟了足足半月,奏疏和青铜牛尊才抵达长安。带来的耕牛在路上死了两头,剩下三头进城时,迅速引来围观。

    “这牛为何如此老实?”

    “想是驯服过。”

    “你我所用耕牛何尝没有驯过?”

    “也是。”

    议论声中,围在耕牛附近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有人发现不同。

    “那铜环是何物?”

    “牵之即走?”

    永远不要低估劳动人民的智慧。拉着耕牛走一圈,不需要专门解释,更多人发现其中关窍。

    相比起城中的热闹,太仆官寺上下却是如坠冰窖。

    他们本打算近日就上奏疏,言驯牛之法可用。哪里想到,魏尚的第二封奏疏送到长安,还送来几头耕牛。更要命的是,还有一尊前朝的青铜牛!

    太仆心知不妙,但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如果这次能扛过去,他绝对要和田蚡划清界限。

    皇后的同母弟,太子的舅父?

    算了吧,活脱脱一个扫把星!

    田蚡尚不知自己被嫌弃,在太仆官寺已经人见人厌,此刻正带着礼物,又一次拜访魏其侯府上。哪怕对出入的宾客,田蚡的姿态都摆得极其谦恭,盘算着如何讨好对方,借机得些好处。

    他万万想不到的是,由于灌夫的一封书信,他做的一切注定成为无用功。

    正室内,魏其侯放下竹简,突闻家僮禀报田蚡求见。

    “田蚡?”

    思及灌夫信中所写,结合此人平日所行,窦婴心头一动。想起早年窦氏被薄氏压制,积蓄力量一朝翻身,对比如今的田氏王氏,神情不由得生出变化。

    今日能一指碾死的蝼蚁,难保他日不会成为心腹大患。既然如此,能解决的麻烦,还是趁早解决为好。

    “请田大夫进府。”窦婴命忠仆取来木匣,亲自将竹简收好。

    虽说要做,但手段不能过于急躁。

    他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清除隐患的同时,务求不给自己惹来麻烦。如果事情顺利,还可以借此做一下试探,看看太子对外戚是何态度,对窦氏能有几分容忍。

    长安城风雨将起,远在云中郡的赵嘉依旧在为春耕忙碌。

    新犁送入太守府不久,赵嘉的畜场又迎来一波观摩人员。

    继亲手给牛鼻穿环之后,以魏尚为首的云中郡大佬们纷纷牵起耕牛,扶起耕犁,下田进行体验。

    大佬们亲自下田,同行的护卫健仆自然不能例外。

    赵嘉站在田边,看着一群人从田头开到田尾,又从田尾回到田头,半亩地耕完,兴致勃勃半点不觉得累,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要是多来几次,估计连佣耕的工钱都省了。

    在大佬们忙于耕田时,魏悦从马背取下一把短刀,递到赵嘉面前。

    刀是用ji,ng铁打造,出鞘的一刻寒光慑人,俨然是一把利器。刀柄是一块弧形软木,末端雕刻成一枚木环,细看却是一头衔尾的狼。

    “给我?”短刀入手微沉,比赵嘉之前佩的好上数倍。

    “对。”魏悦递出刀,指了指赵嘉马背上的弓,道,“阿多的弓不错,当佩一把好刀。”

    “谢三公子。”赵嘉当即换下佩刀。出于身体本能,在魏悦抬手时向后一躲,成功躲开一记脑蹦。

    “阿多反应快了许多。”魏悦似有些惋惜。

    赵嘉手握短剑,选择沉默。

    经验丰富了,想不快都不行。

    魏尚等人从田地走出,护卫和健仆立刻送上清水。

    一阵马蹄声传来,数名少年和童子赶着大车,沿着地头走来。车上是熬制的羊汤和蒸好的热饼,用特制的食盒、汤盆盛装,保证送到时还是滚烫。

    除此之外,还有新制成的豆腐。

    赵嘉没办法弄到盐卤和石膏,对魏悦来说不是问题。之前到城内送耕犁,赵嘉顺嘴提了一句,没过两天,东西就送到赵嘉面前。

    经过一番试验,从豆浆到豆腐脑,再由豆腐脑到豆腐,家中储存的黄豆飞速减少,制成的美味却是越来越多。

    在豆腐制成后,家中一天三顿,天天都离不开。无论赵嘉还是虎伯等人,没有半点吃腻的迹象。

    有了豆腐,赵嘉又想起黄豆榨油。不过和前者相比,他对后者没什么印象,只能尽量回忆,再试着与人商量,看是否能够得到灵感。

    在西汉生活十四年,赵嘉的味蕾备受考验。只要条件满足,关于吃的科技树,真心是一点就停不下来。

    大车停到近前,看到车上端下的羊汤和豆腐,云中郡大佬们也是眼前一亮,正准备拿起饭碗,远处天空突然腾起一道黑烟。

    轻松的气氛瞬间一扫而空。

    只要生活在边郡,哪怕是三岁的童子,都知道那道黑色的烟柱象征着什么。

    狼烟!

    第二十四章

    马蹄声震动大地,烽火台一座接一座燃起, 黑色的烟柱直冲云霄, 数里之外仍清晰可见。

    匈奴来势汹汹, 代郡、雁门、定襄直至云中,边陲诸郡皆是狼烟滚滚。

    边军敲响鼓锣, 边民迅速撤往城内及附近村寨。实在走不脱的,干脆数人结伴,以随身的弓箭和短刀为武器, 对抗先至的匈奴游骑, 尽量拖延骑兵的速度, 为其他人争取时间。

    “杀死一个是个!”

    几名青壮丢掉耒耜,张开从不离身的弯弓, 顶着骑兵的冲锋, s,he出一波箭雨。

    匈奴骑兵熟练的侧身挂在马上, 或是向前一趴, 飞来的箭矢全部落空。

    一匹战马被s,he中脖颈,发出咴律律的嘶鸣。匈奴骑兵面露狰狞, 双腿夹紧马腹, 躲过第二波箭雨, 驱使战马提速, 狠狠撞上前方的青壮。

    砰砰几声, 青壮倒飞出去。落地时,熟人胸骨凹陷。受伤较轻的来不及爬起,瞬间被淹没在铁蹄之下。

    匈奴骑兵越来越近, 已经有边民被刀锋掠过,倒在血泊之中。

    听到惨呼声,陆续有青壮停止脚步,转身朝匈奴冲了上去。然而,对面的匈奴实在太多,边民的反击如浪花拍击巨石,短刀砍中马腿,下一刻,持刀的人就被卷入铁蹄之下,鲜血染红大地。

    一队斥候从斜刺里冲出,手持弯弓,一次又一次拉开弓弦,掩护边民撤退。箭壶s,he空,仍牢牢挡在匈奴和边民之间,直至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

    面对凶悍的强盗,什长丢掉弯弓,抽出随身的短刀,厉声喝道:“贼子屠我边民,死也要拉上一个,随我杀!”

    “杀!”

    刀锋交错间,十余名斥候尽数落马。鲜血飞jian,染红了铺满碧绿的草原。

    景帝中元年二月,匈奴大举南下,边郡接连告急,云中郡亦在其列。

    看到狼烟升起,魏尚等人飞速上马,向云中城飞驰而去。

    临行之前,魏悦一把扯住赵嘉的手臂,道:“回村寨,畜场不要留人!”

    赵嘉来不及说话,魏悦已经松开他,飞身上马,紧随魏尚而去。

    沙陵县在云中城西南,同郡边要塞有一段距离。匈奴要冲到这里,除非破开边军防守,或是从五原郡绕过来。

    从以往经验来看,两种可能性都不大。不过凡事小心为上,赵嘉不想冒险,决定听从魏悦的建议,把人全部撤回赵氏村寨。

    “熊伯,虎伯,召集青壮套车,牛羊能带走的就带,带不走的就留下!”

    “孙媪,组织人手带上孩童,其他的都不用管!”

    赵嘉跃身上马,提高声音,命令一道接着一道。

    远处的狼烟久久不散,虽然没有听到喊杀声,却能清楚感知到事态紧急。

    “郎君,我等可守卫畜场,如之前一样!”有青壮道。

    “照我说的做!”赵嘉语气严厉,“全部回村寨,这里不留一人!”

    “郎君,田地……”

    “不用管!”

    赵嘉严令之下,众人迅速行动起来。

    熊伯和虎伯组织青壮,飞快套好大车,将羊羔、牛犊和马驹装到车上,还收回不少耕犁。孙媪和妇人们展开麻布和兽皮,将孩童们绑在自己背上,抓起弓箭,利落的跃身上马。

    公孙敖帮青壮们打开栅栏,畜场里的几条大狗跟在他身边,不断的吠叫着,驱赶落单的牛羊回到队伍。

    卫青原本和公孙敖一起,奈何个头不高,混乱中很容易被落在后边。

    赵嘉策马经过,看到抓着一头小马驹的卫青,直接唤道:“阿青,过来!”

    卫青转过身,赵嘉已经在马上侧身,双腿夹紧马腹,一手攥紧缰绳,另一手将卫青捞起,直接放到身前。

    “抓紧!”

    赵嘉呼出一口气,对身后的虎伯道:“栅栏木屋不用管,快走!”

    “诺!”

    赵嘉在前方开路,大车和妇人行在中间,青壮在左右护卫。季豹带着几个身手好的汉子走在最后,提防匈奴游骑出现。

    卫青坐在马背上,小手抓住赵嘉的衣襟,仰头时差点撞到赵嘉的下巴。

    车马轰隆隆前行,很快抵达赵氏村寨。

    垣门已关,土垣四周升起木板,高大的箭楼已经推出,青壮藏在横杆后,向北眺望时,看到了归来的赵嘉一行。

    “是郎君!”

    “赵郎君回来了!”

    “快开垣门!”

    守门人拉动绳索时,一名矮小汉子不情愿,低声嘟囔着该将这些人关在外边,真有匈奴来,还能挡一挡。

    “鄙夫!”

    嘟囔声被独臂的守门人听到,二话不说,一脚将其踹倒。周围人都是冰冷的看着他,更有送热水来的妇人狠啐他一口。

    “无胆鼠子!”

    见其面露怨色,独臂守门人也不废话,手一抬,立即有青壮上前将他捆牢。

    “我有何错?”矮小汉子挣扎道,“垣门一关就不该再开,这是规矩,他赵嘉也不能例外!匈奴来了多少,你们可知?不如将他关在外边,取其家中存粮,我等吃饱喝足,必能守至匈奴退去!”

    “小人!”

    这番言论非但未能引来共鸣,反而更遭人唾弃。

    不是矮小汉子太过愚蠢,口无遮拦,而是他新近投亲,刚到赵氏村寨不久,只知赵嘉富裕,其他却不甚了解,对其处置贼人之事更是仅有耳闻。

    在他看来,区区一个孺子,哪会有这等本事,必是其身边老仆所为。

    趁乱夺人家产之事,矮小汉子不是第一次做。之前几次都很顺利,哪里想到,在赵氏村寨碰了钉子。

    收留他的族人满脸通红,既有恼怒也有羞愧。他们后悔让这人住进家中,早知是这样人品,就该早早赶走!

    “关起来,等郎君处置。”独臂守门人道。他压根不想同这样的混账多费口舌。

    “不如杀了!”一名青壮单手抓起矮小汉子,锋利的短刀直抵对方脖颈,“若留他命,难保不会投了匈奴!”

    “我怎会投匈奴!”矮小汉子高声抗议,可惜没人理他。

    身在边郡,常年面对恶邻威胁,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如矮小汉子这般鼠胆心狭,为保住性命,说不定真会投了匈奴。

    赵嘉驰马进入垣门,了解事情经过,皱了皱眉,没有取汉子性命,只命人将他关起来。

    “让人小心看守,匈奴退去后,将他送去云中城。”

    “诺!”

    此次匈奴掠边,边境要塞必遭破坏,急需劳力重建。送他去修筑城墙,和城旦关在一起,别说逃跑,能离开工地半步都是奇迹!

    矮小汉子被堵住嘴,反绑住双手拉了下去。

    垣门重新合拢,门栓挂好,需两名壮汉才能抬起的重木架在门后,确保不会被轻易撞开。

    村寨东侧有一片空地,本属于赵嘉,准备春耕后再起一批房子。土地已经平整出来,正好安置带回的大车和牛羊。

    “先把围栏立起来。”

    分出一部分青壮去箭楼,虎伯和熊伯带领余下的人手搭建畜栏。木料不够用,就用大车堆在四周,围出一个独立的空间,确保牛羊不会跑出来。

    羊羔、牛犊和马驹需要细心照料。有的羊羔实在胆小,被妇人们抱在怀里。马驹和牛犊相对欢实,在新的畜栏中走了一圈,熟悉过环境,很快各找各妈,准备填饱肚子。

    众人都在忙碌,赵嘉也没闲着,挽起衣袖,亲自提起木桶,给牛羊的食槽内填补饲料。

    “不知匈奴何时退走,各家的粮食可都充足?”

    “省着点吃,能撑上一些时日。”虎伯走在赵嘉身边,低声道,“不过匈奴这时来,恐会误了春耕。要是拖上一两月,今年怕收不了多少粟菽。”

    赵嘉点点头,知道虎伯所言不假。

    “若是真误了农时,需另想办法,才能交上今年的税赋。”

    冬日雪灾,以致粮食绝收。春耕开始不久,边民刚有些盼头,匈奴就南下劫掠,真心是不让人活。

    按照常理,匈奴本不该在这个时候来。

    说句不好听的话,青黄不接的月份,边郡的库房里能跑马,百姓家中也没有多少存粮,有的人家连耗子都能饿死。这个时候来,收获未必有,遇到愤怒的边军和边民,死伤千八百却有可能。

    卫青跟在赵嘉身边,怀里抱着捆扎好的青草。听着赵嘉和虎伯的对话,愈发坚定了之前的信念:匈奴都不是好东西,必须像田里的杂草一样,全部除掉!

    喂完牛羊,赵嘉拍拍手,看到跟在身边的卫青,干脆弯腰把小孩抱了起来。

    “郎君……”虎伯皱眉。

    纵然这孩子不是田僮,这样也不合适。

    赵嘉咧嘴笑了笑,未来的大司马大将军,别人想抱可还抱不到!

    走在村寨中,陆续有孩童围上来。稍大的几个怀里都抱着羊羔。几只芦花ji飞过,扑扇着翅膀,似乎要啄孩童怀中的羊羔。孩子们单手抱住羊羔,小手挥舞两下,准确拍上芦花ji的脑袋,轻松把袭击者赶走。

    赵嘉看得有趣,将卫青放到地上,解下腰上的布袋,倒出里面的r_ou_干和饴糖,分给围过来的孩童。

    许多孩子分到饴糖之后,没有自己吃,而是用牙齿咬开,再分给其他同伴。r_ou_干也是一样,全都撕成细条,每人也只能尝尝味道。

    “谢郎君!”

    “不用,去玩吧。”赵嘉又要抱起卫青,却被小孩躲开,坚持要自己走。

    在场孩童听到他的话,都摇头表示不赞同。

    “郎君,匈奴来了,哪里能玩!”

    “郎君,不能轻视这些匈奴!”

    “把他们打死,才能保住粟菽!”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表示事态严峻,这个时候还想着玩,思想很危险,问题很严重!

    见豆丁们严肃的样子,赵嘉有点想笑,又觉得不合适。只能强压下嘴角,正经表示他们说得对。

    孩童们散去之后,赵嘉将卫青交给找过来的公孙敖,独自上马,沿着垣墙巡视。询问过警戒的青壮,确认没有匈奴游骑的迹象,才策马返回家中。

    与此同时,卫氏村寨也是紧闭垣门,青壮轮流登上箭楼,警惕随时可能出现的游骑。

    老人们抓紧统计粮食牲畜,妇人们看紧孩童,平日里不做活的闲汉也被驱赶着爬上土垣,不许在这个时候偷懒。

    狼烟升起时,阿陶和阿石还在畜场附近放羊。得到警讯,立即将羊群往回赶。幸亏有畜场的青壮和健妇帮忙,羊没有遗失,放羊的孩童也平安回到村寨。

    来送人的健妇特地去见了卫青蛾,转达赵嘉的话。

    “郎君说,如果情况危急,女郎可往赵氏村寨。”

    “我知。回去告诉阿弟,我这里无事,他需当心。如遇险情不要强撑,当持宾客木牌入云中城。”

    “诺!”

    健妇退出室内,和青壮一同策马离开。

    卫青蛾走出房门,手背搭在额前,看向湛蓝的天空,微微眯起双眼。

    健仆背着弓箭、手持短刀守在院中,卫夏如影子一般跟在卫青蛾身后。

    还有一名少女跽坐在卫青蛾腿边,样貌娇美,左臂绑着布条。她的胳膊被恶人折断,医匠的能力有限,骨头虽然接上了,手臂却根本使不上力气,几乎成了半个残废。知道她的情况,连族人都不肯收留。卫夏告诉她,女郎愿意收留她,少女几乎不敢相信,直至同卫青蛾当面,她才相信自己不是做梦。

    “从今日起,你名卫秋。”

    卫秋。

    这是她的新名。

    少女仰起头,对上卫夏的双眼,随后又转开视线,望向站在廊下的卫青蛾,单手抚过头上的木钗,弯起饱满的红唇,笑意浸入眼底。

    “阿秋,你为何笑?”卫青蛾好奇道。

    “秋觉得女郎甚美。”

    卫青蛾被逗笑了。

    “我颜色尚不及阿多,何言美?”她的相貌随了父亲,英气有余,娇柔不足,实在称不上美。

    “女郎此言莫要让赵郎君听到。”一名年长的女仆从厨下走来,手中提着一个陶罐。

    “媪,这是什么?”卫青蛾好奇道。

    “豆腐。昨日赵郎君送来,仆取酱和羊汤煮,加了豆芽和葱韭。”

    “甚好!”

    卫青蛾转身走进室内,对卫夏和卫秋道:“媪极擅烹,你们都来尝尝。”

    “诺!”

    匈奴的到来打破了边塞的宁静,先锋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一头撞进云中郡。太守魏尚亲自调动兵马,在边界进行布防。

    看到匈奴打出的旗号,城头的郡官将兵都有些诧异。

    “不是须卜氏。”

    作为老对手,自然一眼就能认出对方。眼前这支骑兵很陌生,武器破破烂烂,身上只有皮袍,之前从未见过。更让魏尚皱眉的是,这些来犯的骑兵须发泛黄,瞳生异色,根本就不像是匈奴本部。

    “阿翁,他们应是匈奴别部的蛮骑。”魏悦一身甲胄,站在魏尚身侧。他方才带人出城探查,带回五六颗首级。杀之前审问过,知晓了这支骑兵的身份。

    “别部蛮骑?”

    “匈奴右屠耆王征服一支蛮族,收为别部。”

    说好听点是别部,说难听些就是右贤王的奴隶。

    对匈奴来说,本部之外都是奴隶,尤其是这些长相另类的蛮族,属于最佳炮灰,随时可以丢弃。他们被派来攻打云中郡,打不下正常,全死了右贤王也不在乎。若是撞大运打赢,以后再碰上魏尚这样的硬茬,就可以采取人海战术,全派奴隶军!

    事实上,匈奴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南下,依照中行说定下的战略,秋熟才是劫掠的最佳时机。

    奈何去岁雪灾,草原冻死不少牛羊,上次劫掠来的粮食也不够支撑所有部落。单于一声令下,各部化整为零,勉强撑到开春。可随着一场疫病的爆发,还没长膘的牛羊突然大批死去,匈奴贵种要养活族人,甚至开始抢夺别部的牛羊。

    单于和左右贤王都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会出乱子。

    无计可施时,单于的谋主出主意,干脆集合各部南下。抢得粮食固然好,抢不到,也可以借汉军消耗别部奴隶,接收别部的牛羊,保存匈奴本部实力。

    比较聪明的别部,例如丁零、氐、羌,多少能猜出王庭的打算。只是碍于匈奴的强大,不得不按照对方的命令行动。唯一能动的脑筋,就是在进攻中有所保留,避免伤筋动骨,整个部落被吞并。

    没有脑子的,如进攻云中郡这支蛮部,一门心思的往前冲,其下场,就只能是给汉军送人头,留在后方的牛羊被本部接收。

    “放箭!”

    冲锋的队伍越来越近,鼓声响起,弓兵纷纷躺倒,用腿架起强弓。

    弓弦张开,足有两指粗的箭矢闪烁寒光。伴随着又一阵鼓声,箭矢如雨般飞出,划过长空,狠狠凿进冲锋的骑兵之中。

    刹那之间,马嘶人吼,数十骑兵跌落马背,被冲锋的同伴踩成r_ou_泥。

    边郡遇袭的消息尚在途中,一支携带有圣旨和赏赐的队伍已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直奔云中郡。

    驯牛之法已经得到验证,太仆运气还算不错,被罚了薪俸,并未夺官。只是经此一次,想要如前任刘舍一般继续晋升,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

    褒奖的旨意和赏赐发出不久,景帝去往长乐宫,希望由窦太后为太子择妃。

    窦太后应下此事,顺便向景帝提出,应给皇后的兄长王信封侯。为说服景帝,更提及去世的窦长君。

    “我兄在时未得封,我深痛之。皇后贤,不当感我之痛,其兄可封。”

    景帝没有当场答应,推说要与丞相商议。

    窦太后倒也没有反对,待景帝离开之后,让陈娇继续诵读《道德经》,同时让宦者给馆陶传话,近日不要来给她请安,来了她也不会见。

    景帝离开长乐宫不久,关于王信封侯的消息就在宫内不胫而走。

    椒房殿中,王皇后听宦者禀报,知晓消息是从长乐宫传出,只觉得全身发冷,瞬间如坠冰窖。

    第二十五章

    景帝召丞相周亚夫入宣室奏对,议皇后长兄王信封侯一事。

    周亚夫以“非刘氏不得王, 非有功不得侯”上禀, 明确表示出反对之意。景帝以为有理, 以同样的理由回窦太后,太后天子达成一致, 此事暂且作罢。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了结,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经历过文、景两朝, 没人敢小看长乐宫中的皇太后。也不会愚蠢的认为, 窦太后提议给王信封侯, 真是因为“怜惜”皇后。

    联系此事的起因,再想一想窦氏、王氏和田氏三者间的关系, 众人不由得心头一凛。甭管能猜出几分, 只要稍微摸到线头, 立刻会退避三舍, 不敢轻易沾上一点。

    景帝登基之初,借助薄氏巩固权柄。待到大权在握, 立即扶持窦氏对抗薄氏, 促成窦氏今日的显耀。

    太子立满一年, 皇后在宫中渐有仁善贤德之名, 同母弟田蚡在朝中崭露头角, 等到太子登基,俨然又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外戚势力。

    窦太后所为,既是为窦氏找一个对手, 也是将潜在的隐患摆到景帝和太子面前。

    王皇后的政治智慧不及窦太后,但她终究是个聪明人。仔细想想,就知晓此事是祸非福,无论王信封侯与否,她之前的打算都会付之流水。

    王氏和田氏已经入了天子之眼,是成为天子手中的刀,和窦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暂时留住根底,作为太子登基后的磨刀石,全在景帝一念之间。

    窦太后足够狠,不惜以窦氏为饵,摆下这个死局。无论王娡怎么走,都未必能走出活路。

    心惊胆战数日,除了给窦太后问安,王娡几乎不踏出椒房殿半步。哪怕程姬挑衅到面前,也尽数隐忍下来。阳信姊妹更被严格约束,绝不能在这个关头任性,更不许闹出任何乱子。

    对于王娡的担心,阳信三人能清楚感受到,却不能完全理解。

    “阿母,舅父封侯不是好事吗?”阳信问道。

    “好事?哪来的好事!”王皇后强压住脾气,挥退宫人,让将行在门外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我今日说的话,你们必须牢牢记住。不明白不要紧,只要照着做,明白吗?”

    三公主乖巧应诺。二公主看向长姊,被王皇后瞪了一眼,立刻老实点头。阳信最为倔强,但在母亲严厉的目光下,终究不敢造次。

    “在太子登基之前,王氏、田氏不能有一人封侯,更不能在明面与窦氏相争,否则就是灭族之祸!”

    第9节

    恋耽美


同类推荐: 我才不会爱上什么徒弟/太上忘情骚穴插入特集(脑洞肉段,粗口向)-v文乐可(完结+番外)他超霸道的 完结+番外男生宿舍被调教的小伪娘-v文皇上在奏折里夹话本看深度开发1v3轮流发生性关系(双性/NP/产乳/生子/QJ/LJ/人兽)-v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