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青衣青衣篇 作者:连城三少
第2节
“你这是……捉贼吗?你不怕?”
“我看他从青衣师兄房里出来,怕他对师兄不利,就抄了根棍子一路跟过来。”裴菱略有慌张之色,“害怕呀,可师兄们都是我的手足,我怕青衣师兄遭了黑手,就……就豁出去了。”
“裴菱,我没事。”青衣站在元仁大师身后,冲她招了招手。
“青衣师兄。”裴菱的眼睛亮了亮,很有神采,看着元仁大师,继续道:“我跟过来之前已经叫醒了圆空师兄和严籍师兄。”
话音刚落,圆空带着一众弟子提着灯笼,手执长棍小跑着过来,“师傅,没什么事吧?”
元仁大师看了众弟子一眼,“我没事,四处仔细搜搜,圆空,送裴菱和青衣回去,今晚多派几个弟子巡夜。”
“是,师傅。”
“为师还有些佛经要看,今晚便歇在紫峰阁了,留下两名弟子替我守个门。”
“圆福、圆净,你二人留下,警醒着点儿,其他人都跟我来。”说罢,扭头看向青衣和裴菱,“你们也一道来吧,整个寺都要仔细搜搜,你们留在厢房也不安全。”
“是,师兄。”二人异口同声地回道。
待众人离开,元仁大师回身进屋,关上门插上门闩,拿起桌上的油灯上了二楼。高久安站在二楼靠墙的书架前等着,他知道师傅有话要问。
将油灯摆到花架上,元仁大师踱步到了窗前,看了看外头,问道:“刚才外头的人……可是裴菱?”
“不是,那人内力深厚,轻功也好,但奇怪的是,他到了紫峰阁前并未多做停留便离开了,裴菱来的时候,他已经走了。”高久安想了想,问道:“师傅还是怀疑师妹吗?”
元仁大师从袖筒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高久安,“你带着我的亲笔信去一趟丰泽朴园寺,查查她的身世吧。”
高久安接过信收好,“我不在,要紧吗?万一……”
元仁大师摇了摇头,“虽说时局纷乱,却还远没到出事的时候,放心去吧。”
“弟子离开的这些时日,请师傅多保重。”
“唉……可惜,没有长治的消息。”
高久安默不作声。他一度认为高长治已不在人世,直至前些日子在丞相府外遭了埋伏;那个人,看身形很像他。过招的时候,似是对他有所保留,但毕竟时隔多年,长治若在世应该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不敢确定。
立冬以后,一日冷过一日。
鸿仁寺众弟子的生活,简单且平淡的重复着,还不如远山的那些枫树有色彩,绿了红,红了又黄,叶落遍地,满山霞衣,略显萧条的枝丫上,甚至能够想象出来年郁郁青翠的样子。
香客少的时候,弟子们修完课业、练罢功夫便会聚在一起踢沙包,欢声笑语不断,仿佛将整个鸿仁寺尽数染上欢快之声,叫那风一吹,飘得满山满院都是。这个时候,元仁大师总会站在某个角落静静地看着裴菱,想要从她身上,看出些不一样的东西;可裴菱,笑得天真无邪,跟着师兄们一道跑啊闹啊,完全是一副孩子心性。
那晚之后,她再未去过紫峰阁,亦不曾试图靠近。元仁大师觉得,不是他有所误会,便是她隐藏的太深了。
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
昨日傍晚下起了雪,纷纷扬扬的彻夜不停,大有势将青山换新颜之势。
裴菱已习惯早起,推开房门,将明未明的晨色中已可看出一片银装素裹之景。今年的第一场雪,堆叠出的浓厚冷冽似带出了些许年味,她忽然想起远方的那个人。此刻,她在做什么?她不在的这些时日,她可曾好好照顾自己么?其实,她的担心是多余的,他那样宠着她,那般爱着她,必不会叫她受了半分委屈。
雪仍在下,她回身进屋,在棉袄子外头又套了一件棉马甲这才出了厢房。这个时辰,伙头师兄应该已经在准备过堂了,保不准典座师兄也在。她可以大赖赖的顶着帮忙的名头去烤火,师兄肯定不好意思真就叫她搭手帮忙的。想到此,她笑了笑,师兄们到底心善。往棉马甲里缩缩脖子,双手拢进袖筒,快步往伙房去。
路过通往后山的戒浮门时,裴菱被门前几个浅显的脚印吸引了视线,没有迟疑也未作停留,经过戒浮门走进廊道,伙房就在前面了。师傅昨夜歇在紫峰阁,这几个脚印定是他人所留,而且此人不久之前刚上山。多亏了这场雪,要不是天黑雪厚,此人定不会经戒浮门上山。她双手紧握,脚步平稳;鸿仁寺,果然不简单。
此时在紫峰阁密室,元仁大师刚刚听完高久安的禀报。
“这一趟,辛苦你了,久安。”元仁大师一边说,一边将事先为他准备的糕点推过去。
“师傅言重了。”高久安拿起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师傅一直都记得他的喜好。
“往后就在紫峰阁住下吧,再过两年等青衣学成之后,你们一道下山。”
高久安楞了楞,想忍没忍住,“那你呢,师傅?”
元仁大师笑了,“我老了,已经走不动了,当年答应帮助公孙丞相的时候就没打算离开鸿仁寺,再说,只要你和青衣能平安,我就算对得起公孙丞相的托付了。”
“师傅怎的……说这样的话。”
“本来……我还抱着一丝侥幸,结果你查到的与裴菱所言没有丝毫出入,简单工整,朴园寺住持还为她打了保票。”元仁大师叹气,那是他多年的好友,怎的也会背信弃义。
“师傅,恕弟子愚钝,难道这样还不够洗清师妹的嫌疑吗?”
元仁大师看着他,摇了摇头,“越是毫无破绽,越说明有问题,我替她爻过两次卦,一次正反卦,一次扶摇卦,你猜爻到什么?”
“反卦?!”
“空卦。”
高久安面露惊异之色,“空……卦?!”
“我这把年纪,还是头一次爻出空卦,你说,你这个师妹是普通人吗?”
“那……师傅可有主张?”
“她拜师也有半年了,我尚不能确定她的企图,也不确定她究竟知不知道紫峰阁的秘密,只能多留意她的一举一动,所以,你若能在紫峰阁住下,我也好放心。”
高久安想了想,回道:“好吧,听师傅的安排,等我把山下的房子处置妥了,便收拾了东西住过来。”
元仁大师笑着不住点头,“好啊……这样我就安心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晋历一九三年初秋,赵青衣从元仁大师手中接过了群经之首、卦象之宗,《易经》。
这日,青衣从紫峰阁下来,正巧碰上裴菱。她手里捧着一叠粗麻衣衫,正一间厢房一间厢房的往里送,看到他的时候愣了一愣,笑着快走几步过来,“师兄,今日这么早。”
“嗯,今日不大舒服,师傅让我回来歇着,可有我的衣衫,给我吧。”
裴菱从一堆衣衫里将他的抽出来递了过去,“哪里不舒服,去禅院看过了吗?”
青衣一边接过一边乏力的点点头,转身走进厢房顺手关上门,他受了风寒起了高热,从后山下来叫秋风一吹,这会儿头疼一阵紧过一阵,只想躺到榻上去,哪怕眯一会儿也成。
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额头似有一阵舒爽的凉意,眼皮重的撑不开,他嘤咛着翻了个身,咕哝了几句,又睡了过去;后来,嘴里尝到咸淡适宜的粥汤时,他勉强睁开了眼,裴菱坐在榻边,一手端着碗,一手正在喂他,看他醒了温和的一笑,“我去禅院问过圆能师兄了,你感染了风寒,要好好休息几日,师兄开的药我带回来了,你先喝些菜粥,一会儿我去煎药。”
青衣挣扎着坐起,伸手接过裴菱手中的碗,“我自己来吧。”她收回手,心情略有些复杂,站起身道:“我去煎药,空碗摆在一边,我一会儿来收。”
“有劳师妹。”
青衣一病三日,白日里裴菱悉心照顾着,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严籍便偷偷潜进来陪他。
后来,经严籍提醒,青衣注意到师妹在他身上花的时间,有点多;花的心思,也有点多,寻思着得找机会同她说清楚,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过了好久才寻着一个机会,谁知他稍微暗示了一下,裴菱便十分善解人意的表示她知道他和严师兄在一起,自己对他的照顾无非是手足之间的关爱互助,叫他不要往心里去,也别有什么负担。
青衣信了。但他不知道,裴菱知道真相的时候,哭了一整夜。
注:摘自《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惊变一
裴菱忽然就离开了,连个招呼都没打。鸿仁寺的弟子们都有些失落,她平时从未表露过要离开的心思,怎得说走就走了;原先还抱着一丝幻想,许是在云寂山某处迷了路也不一定,就像上次中秋法会那样,圆空派了师弟们一连找了数日,最后只得放弃。看样子,就像师傅说的,她离开了云寂山。
元仁大师并未因为裴菱的离开而感到轻松。她离开后的第二日他再次爻卦,爻到的是扶摇卦中的“殃”卦,大凶之卦且伴有血光之灾;但因无法以无相卦来卜算此卦的详情,心里的不安与日俱增。难道,她真的是冲着锦盒来的吗?倘若她真的是冲着锦盒而来,这几年为何迟迟没有动静?她在鸿仁寺这几年,究竟想干什么?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青衣总算不负所望,六爻之技学得可圈可点,只有无相卦尚缺火候,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作为六爻三种卜卦中最复杂、最玄妙、最难掌握的无相卦,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始终不变的善良本心,最重要的是需要以被爻者的鲜血为引。元仁大师觉得,或许是时候让青衣下山了;也是时候,让藏了这么多年的锦盒重入人世。鸿仁寺,终究不是锦盒的归宿。
黄昏前后的天色似有种挣扎之感,不甘于夜的吞噬,却在无可奈何中一点点变暗。元仁大师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眼神在一个个书架间穿梭,极富感情。这些,都是鸿仁寺的瑰宝,历任住持珍藏的心血,里头不乏文帝的赏赐,佛经珍品。若真的一把火烧了,实在是一种罪过。
“师傅。”高久安从密室中出来,到了近前,单膝点地行了一礼,“弟子都准备妥了,随时可以护送青衣师弟下山。”
元仁大师点了点头,眼睛盯着一本佛经,喃喃道:“此去前路未知,诸多凶险,久安,青衣就拜托你了。”
高久安双手抱拳,郑重回道:“师傅放心,人在盒在。”
元仁大师看着他不住叹气,他能理解到这层深意,不容易啊,“你跟着为师多年,可有什么心愿吗?”
高久安沉默了,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当年他命悬一线要不是元仁大师将他救下,只怕他至今仍是荒原上游荡的孤魂野鬼,“弟子是个粗人,没什么心愿,只求不负师傅所托便好。”
“我希望你能跟长治相认,你们兄弟二人也好守望相助。”
高久安扯出一抹苦笑,脸上的疤痕僵硬的扭曲着,长叹一口气道:“弟子却是希望这辈子都碰不到他,也就不会有各事其主的尴尬,我和兄长都是认死理的人,倘若相认,只怕,算不得幸事。”
“那次之后,可有他的消息?”
他摇摇头,“如果那人真是他,他必不是丞相的人。”
元仁大师思忖片刻,道:“未必,丞相府里高手如云,你我不可能都识得,那晚你碰到的那些人,是丞相的门客也不一定,毕竟,他们没有伤害你,也没跟着你回来对你下黑手。”
“师傅放心,不管将来是否同兄长相认,也不管我与他是否各为其主,弟子一定会好生保护青衣,等待造福百姓、一统天下的明主出现。”
“你这样的心性觉悟,当初真不该让你做了“暗桩”,是为师考虑不周啊,是为师考虑不周。”一边说一边摇头,这些年,他越发觉得当初向公孙互举荐高久安做了西晋的暗桩,实在是大大的失策。害他不能正大光明的行走于寺,更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他的存在。他比严籍和圆空入寺都早,武学造诣也远不是他二人能比,除了赵青衣,却是谁也不知道鸿仁寺里,其实有这么一个为人低调、武功了得的大师兄。
高久安的真名叫容安,是前朝晋帝容戈的堂弟,他的胞兄高长治真名叫容治。当年容戈病重之后,因无子嗣可以即位,他和容治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各路诸侯、高官要员争抢的香饽饽,就连他二人“养母”的身份,都引起后宫娘娘们的激烈争斗。但最后,怎么会演变成人人得而诛之的情形,当时年少,他不懂,他哥哥也不懂。
在逃亡路上,二人遭遇了各路追杀。若不是府里一个忠心耿耿的副将,还有一个胆大心细的老嬷嬷,他兄弟二人早就血祭了那不复存在的前朝帝位。后来为了掩人耳目,副将带着容治,老嬷嬷带着他分头逃;兄弟二人以家族玉佩为信,约定十年后在京郊普济寺碰头。
他和老嬷嬷在广壬(现西晋广仁)被杀手追上,老嬷嬷死前,一直抓着他的手,说着抱歉的话,未能替老东家保护好他,她到咽气的那一刻都没能合上眼。要不是元仁大师及时出现,那日他必死无疑。后来的普济寺之约,他足足等了容治十天,可他没有出现。他以为,他已经死了。
“以前授你武艺的墨勘大师,也没什么消息吗?上次那人的出手既与长治相仿,会不会……同你一样,这些年也是在墨勘大师那里习武?”
高久安收回思绪,漠然的摇了摇头,“应该不会,他若真在墨大师那里习武,武学造诣又不弱于我,这些年,怎会不被朝廷所知;公孙丞相求才若渴,想必早就将他收于麾下,以丞相对师傅的倚重,一个暗桩,有何隐瞒的必要,我和他,早就应该重逢了。”
“说得也是啊。”元仁大师连连叹气,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兄弟二人各为其主,重逢之日必起干戈。
“师傅,严籍师弟你准备怎么安置?他对青衣是动了真心的,倘若青衣下山,他必要求还俗随他同去。”
元仁大师脸上罕见的有了狠厉之色,“此事为师自有主张,你不用管了,岂能让他坏了大事。”
“只是……青衣师弟对他十分依恋,如此一来,想必会很受打击。”
“人生在世,岂能事事顺从人心,各人有各人的命;青衣就是辅佐明主济世的命,在遇到明主之前,所有的挫折、灾难都是对他的磨练,他多一分沉稳,济世明主便少一分危险,是坏事,也是好事。”
“师傅心怀天下苍生,弟子目光短浅,请师傅恕罪。”
元仁大师摆了摆手,“严籍和圆空若能有你一半的参悟……为师……唉,算了,大势难违啊。”
高久安看了面前的师傅两眼,总觉得他今日,话里有话,神色亦不如往日那般安定,眉头微蹙,似藏了什么解不开的心事。可师傅是高人,通达古今、明辨是非,没有他看不透的世事,没有他理不顺的人情,即便真有什么心事,想必也是高深的思虑,不是他可以揣度。
此时,丰泽皇宫的上书房内,夜帝正伏案批阅奏折,身边的大太监上前低声禀告道:“陛下,永福宫丽妃娘娘的姐姐求见。”
夜帝横了他一眼,手中疾书的狼毫却是不停,“让她候着。”
“喏。”
大太监小心的退出上书房。近日与西晋时有纷争,他知道夜帝面上清淡,心里是压着一股气的,此时若有谁行差踏错惊了圣驾,后果实难预料,走到熙和面前一揖,“陛下这会儿……忙于政事,请姑娘候着。”
熙和看着他,他的脸色是一贯的波澜不惊,夜帝身边的老人该当如此,“依大公公之见,奴家是在这里候着,还是寻个时机再来求见?”
大太监的眼神迅速往四周掠过,抬眼看着熙和,“陛下圣意,请姑娘候着。”
熙和的嘴角带出三分浅笑,斜过身子福了一福,“谢大公公。”
从酉时一直等到亥时,亏得不是冬日,否则熙和这一候,决计会候出风寒之症。入殿之前,熙和抖落了双手双脚,摇了头、摆了腰,又搓烫了双手捂了捂脸,整个人立时精气神儿十足,丝毫没有苦等两个时辰的疲态,她随在大太监身后,步伐轻盈地步入上书房,到了御前恭敬行礼,
“陛下万安。”
夜帝靠坐在龙椅上,桌案两边各有两叠奏折,此刻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好半饷才道:“免礼。”
“谢陛下。”
“都退下吧,李巷,你也退下。”
“喏。”
待宫女、侍卫们退出去,李巷倒走几步退了出去,带上殿门。上书房内只剩下夜帝和熙和,一个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考量着,一个站在殿上气定神闲的等待着。
“虽说你和丽妃长得一模一样,但朕轻易便能将你二人分辨。”
熙和浅浅地笑着,“陛下圣明。”她和清和,除了她们已故的母妃、还有宽厚的三哥,就连她们的父王承帝都辨不清楚。夜帝能辨,是因为她从未让他搞混过。
“如何?西晋那边有何消息?当初你可是向朕立过誓的。”
“奴家死谏,求陛下采纳。”
夜帝往前坐了坐,眉头蹙了起来,“死谏?你就这么有把握?你手下的人就这般靠得住?”
“陛下若想得到梁帝手中的锦盒,一把火烧了云寂山鸿仁寺,锦盒必会现身。”
“照你的说法,梁帝是将锦盒藏在了寺庙里?”夜帝说着,却是冷笑起来,“他有那么蠢吗?”
熙和毫不畏惧的迎向夜帝的逼视,嘴角带笑,温温糯糯地回道:“与南晋的国富民强比起来,梁帝的愚蠢不是天下皆知的吗?”
上书房内突然沉寂下来,夜帝看着她,眼神凌厉。熙和的眼神不躲不闪,温和中带着强韧的坚定,就那样回视他。过了许久,久到熙和心里生出了些许不肯定,却听夜帝凉凉道:“你姐妹二人一个刚直聪慧太过,一个温柔无争太过,得到你们一双姐妹花,也不知是幸,是不幸。”
“幸或不幸,全凭陛下。”熙和恭敬的福了福身子,这一句,是她的心里话。自八岁被送到丰泽为质起她就十分清楚的了解这一点。这几年,她步步为营,走得极其谨慎小心,因为她知道,踏错一步可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再没有被放逐的机会。
☆、惊变二
寅时前后,鸿仁寺前殿突然起火,火势越烧越凶,顺着山风窜上廊道,又顺着廊道一路往上……半个时辰的功夫,已将云寂山头照亮。等附近的乡亲们发现,拿上家里可以救火的物事上山,已是巳时。熊熊烈火将整个鸿仁寺吞没,尤其是后山的紫峰阁,因着纯木制结构再加上众多藏书,火势尤其凶悍。
乡亲们打水的打水、扑火的扑火,从前殿往里一点点努力着;法堂里的罗汉像一尊尊被搬出来摆到寺门口,忙活了半天却是一个僧弥都不曾见到,就连尸体也没有。乡亲们嘴上不说,心里都卯着一股劲,抱着一丝侥幸;或许,师傅们躲在哪处避着也不一定。
众人忙着救火的当口,老村长突然大喊起来,“乡亲们快逃,山风把火吹回来啦!乡亲们快逃,山风把火吹回来啦!”众人抬头,只见张牙舞爪的火苗趁着山风,如破堤洪水般自后山往下扑来,原本还在卖力救火的乡亲们纷纷往寺外头跑,一直跑到远处的山路上。老村长清点了人数,松了一口气。
众人面朝鸿仁寺的方向都站着不动,不知是哪个受过寺里恩惠的妇人起的头,一会儿工夫,几乎村里所有的妇人都哭了起来,哭声悲怆,有的甚至一屁股坐到地上,嚎啕大哭。这场火一直烧到酉时才慢慢收了势头,云寂山的天,被滚滚烟尘遮挡。
姗姗来迟的官府衙役们将寺庙围起来,老村长和村里几个壮年被留下来问话,其余的乡亲们都被赶下山去了,一路上唉声叹气不绝,妇人们边走边抽泣。
这场火,烧掉的何止是鸿仁寺?!
烈火之后,只剩下满目疮痍的一堆瓦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焦臭,熏得衙役们都用布条子蒙住了口鼻。李县令拿着一根铁杆子,猫着腰,到处拨到处看,曾师爷跟在他身后,一脸的嫌弃之色,还不时作呕。
“大人,后头发现很多尸体。”一衙役快步到了跟前,作揖禀告道。
李观站直身子,脸上没有表情,“走,带我过去看看。”
厢房周围、法堂、正殿还有禅院里头都发现了烧焦的尸体,但大部分的尸体都在厢房的大通铺上,原本面无血色的李观此刻的脸色却是有些耐人寻味起来,“曾师爷,仵作到了吗?”
“到了,正在后头验尸,大人可要传他?”
“不用,你去问问衙役长人数清点的如何了。”李观往寺外看了一眼,“还有,堂簿若是问完了话就让乡亲们回去吧,这场火,把他们闹腾的够呛。”
“是,大人。”
李观拿着棍子,沿着已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山路往后山去,心里寻思着这个案子该如何呈报,鸿仁寺同朝廷的关系错综复杂,最迟后天应该就会有朝廷的人来过问此事,到时,他该如何作答?真话自然是不中听的,况且他尚不能确定朝廷的态度。他只想做个好官,做个清官,老天爷却总是逼他做个糊涂官。
夜色中,三个黑影在树林里穿梭,自云寂山后山直奔山脚。待上了小路,牵过拴在树上的几匹马,绝尘而去。寅时之后,几人换了装束,进了朝阳县城的听风客栈。
客栈老板见他们进来,笑着迎上前,“几位爷回来了,一路辛苦。”
其中一人身形高大,皮肤黝黑,脸上一把络腮胡子,看着满身的匪气,哼笑道:“掌柜,来三碗牛肉面,对了,我家姑娘你可伺候好了。”
“那可不,都是照着小哥的吩咐,不敢怠慢,不敢怠慢。”掌柜连连陪笑。
“赶紧让厨房煮面,再来几碟小菜,一坛烧刀子。”
“庄四哥,这个时辰饮酒不利肝脾,留着午时再喝吧。”三人中,最是清秀儒雅的青年扭头看着掌柜,“就来三碗牛肉面。”
“好嘞,几位爷稍等。”
三人在一副座头前坐定,庄一霸看着厨房的方向,嘟哝道:“势力东西,老六一句话他正眼都不看老子就走了。”
“怎么,把他叫回来?”国字脸男子促狭道。
庄一霸看了青年一眼,摆了摆手道:“不必不必,再好的酒兴也叫那厮毁了去。”
青年失笑,“傅三哥,你不要这般同四哥打趣,他听不懂。”
傅正理与青年对视一眼,笑了起来。一旁的庄一霸满脸不在乎,他一个粗人没有读书人的这些个酸臭,挠了挠头道:“你俩别拐弯抹角的寒禅我,老子是粗人。”
“一会儿姑娘那里……还是你去说吧老六。”傅正理佯装不经意的插话道。
“三哥,这桩差事是交给你的,我去回,不合适啊。”青年把玩着手里的一根牙签儿,慢条斯理的回道。
“兄弟中属你的口才最好,你不去谁去,老四,你说是不是?”
“就是,不管怎的,你总能把话兜圆喽,你就别推托了,再推托就矫情了。”庄一霸应声附和。
青年佯装愠怒地瞪了傅正理一眼,“明明是自己脸皮子薄,非给我扣上一顶高帽子。”
傅正理笑而不语,反正有人去回话就成了。
一会儿,小二将面端上来,三人呼呼啦啦的吃了面,傅正理和庄一霸各自回房去了,青年上了二楼,敲开了地字一号房的门,“菱主,我们回来了。”
“进来吧。”久不曾露面的裴菱将他让了进去,关上门,“坐吧,你们几时回的?”
“寅时,一切顺利。”他放下手里的刀,坐到一旁的椅子上。
裴菱倒了茶递过去,抬眼看着他,“赶了一夜的路,吃过饭了吗?”
他点了点头,始终避开她的视线,“刚在楼下吃了面。”扭头将茶杯摆到桌案上。
“那场火,说说吧。”裴菱转身走到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他总是用这样的冷漠来掩盖他的逃避,高长治,你躲躲闪闪这么些年,也不嫌腻味么。
这个清秀儒雅的青年,正是高久安的同胞兄长,高长治。裴菱手下的南晋第一杀手,江湖人称笑面书生。
“正如姑娘所料,我们到的时候,鸿仁寺的火已起,寺里的僧人已死,不过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毒死的,傅三哥清点了人数,七十五人,可惜……紫峰阁的藏品都被毁尽了,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只在二楼发现一个密室,后来山下的村民来救火,就照着姑娘的法子,放了第二把火。”
裴菱叹了口气,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时至今日,她总算对元仁大师心服口服,西晋若是没有这样的大师帮衬,早就垮了,“七十五人。”心里忽然冒出一丝邪恶的得意,严籍师兄,看样子你不是师傅为青衣师兄挑选的“良人”啊。
“姑娘,我们几时动身?”
“你去通知老傅、老庄收拾东西,即刻动身。”
“是。”
裴菱站起身走到窗前,外面的天,阴晴难辨。房门在她身后打开又关上,她知道他一直看着她,高长治啊高长治,我早晚把你弄到我床上。她脸上的笑,有些邪,有些媚,是在诸多男子之间辗转过后自然而然积攒起来的撩人姿态。她看上的,却还没被她弄上床的,除了赵青衣,就只有高长治了。
彼时,赵青衣和高久安已经回到了龙潭村。
赵青衣师满下山,李村长几乎是喜极而泣,当年他亲自送上云寂山的那个孩子长大了,长得这样好,拉过他的手,不无感慨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走,回家去。”
“村长,这是我高师兄,他无家可归,师傅让他随我回来。”青衣紧跟着村长的步伐往前走,扭头看看落后一步跟在后头的高久安。
“青衣啊,你上山拜师以后你家的房舍就空着,后来村里来了个逃荒的郎中,我就做主让他住下了……你看……要不你们将就着一起住吧,外头兵荒马乱的,既然到了龙潭村,我总不好不管。”
“听村长的,我可以和高师兄挤挤,村里有个郎中照应着,乡里乡亲有个病痛也方便。”
高久安的眉头拧了一拧。
“唉,你长大了,青衣。”李村长欣慰地笑道:“不过,你也别担心,家里头米面不缺,曾先生本事,十里八乡的乡亲病了都来找他瞧,有钱的给钱,没钱的就给米呀面呀的做抵,曾先生也不计较,你家门口那块小菜地,曾先生也拾捣的很好。”
“嗯。”
一路上,一会儿这个婶子叫他,一会儿那个大爷同他打招呼,他忽然觉得很温暖,离开了七年有余却不见生疏。这世上,最善变的是人心,最长情的也是人心。跟村长说着说着就走到了久违的矮墙篱门口,青衣停下脚步,忽然有些懵,往屋里瞥了一眼,一下子思绪万千,七年前离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唉,到了家门口怎么不进去。”李村长穿过墙篱,“曾先生,我们青衣回来了。”
一会儿,一个身着蓝衣长衫的俊俏男子走了出来,冲着青衣和高久安一揖,“在下曾隶,叨扰了,还望家主莫怪。”
不待青衣接话,李村长把话头接了过去,“曾先生不要这般见外,我们青衣懂事明理的很,那位是他的师兄,往后你们就是一家人了。”
高久安的眉头又拧了一拧。他不喜欢攀亲近,更不喜欢被人攀亲近。
“好了,我还有事要忙先走了,青衣,自个儿家里你自个儿安顿吧,有事就去找我。”李村长走的时候,十分客气的同曾隶点头示意。
曾隶回了个礼貌性的笑,眼角的余光从高久安身上掠过,这个人,不简单,冲着青衣道:“进屋吧,这么站着,让我觉得自己有些无礼。”
青衣尴尬地笑了笑,“嗯,进屋……进屋,师兄,走吧。”
三个看似平凡却各藏玄机的男子,真能平平淡淡的在龙潭村躲避乱世浮沉吗?!
☆、闲居一
回到龙潭村三月余,日子虽过得闲散,倒也不失乐趣。
三人十分默契的将一些琐事各自承担了起来,比如拾捣菜地、做饭、刷碗之类的,都是曾隶的活儿;洗洗晒晒、打扫屋子、准备迎来送往的东西之类都是青衣的活儿;挑水劈柴、扛米背面之类都是高久安的活儿。高久安不在的时候,青衣和曾隶聊得还算投机,气氛也融洽;高久安在的时候,三人基本都是沉默,相对无言的很有些尴尬。
就如李村长所言,十里八乡来找曾隶瞧病的人很多,年轻的、年老的;有钱的、没钱的。曾隶瞧病极有耐心,不会因为穿的体面给的出钱就瞧的仔细,也不会因为穿的寒酸给不出钱就瞧的马虎,不仅在龙潭村,在周边几个村子都有相当口碑,年纪虽轻,大家伙儿都尊他一声先生。
最近有个虞姓姑娘隔三岔五的就会来,青衣几次想搭话都被高久安制止了,一连忍了数日,青衣有些忍无可忍。这日晚上灭了烛灯躺下后,他壮着胆子问:“高师兄,那个姑娘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儿,而且,她的病也不是吃点药就能吃的好,与其这样耗着,还不如同她说清楚。”
高久安叹气,傻小子,吃得好吃不好,曾隶心里难道不比你清楚么,“你爻卦了?”
“嗯,我看她常来瞧病也没个起色,就爻了一卦。”
“什么卦象?”
青衣叹了口气,“离卦。这姑娘虽然生在富贵人家,却委实算不得好命。”
“何解?”
“她一心求子,但依卦象所示,她三五年都不会有生养,而且……会遭遇劳燕分飞,流落他乡的变故,唉……可怜啊。”
高久安没有接话。
一南一北两张卧榻,在黑夜里似有遥不可及的距离。青衣翻了个身,见高久安没有接话便不再多言,高师兄的脾气他是知道的,睡意朦胧间,却听他说,“人各有命,说与不说其实无甚差别,你不是郎中,闲事莫管。”
师兄对曾隶的成见好像挺深,欲询问缘由却架不住睡意深沉,算了,再找机会吧。
几日后,青衣从洪婶家捧了烙饼子回来,虞姑娘穿过矮墙篱自他家出来,从他身边匆匆而过,脸上似有泪痕,他扭头看了她的背影一眼,以后,她不会来了吧?!
“青衣,云寂山来人了,村长把你高师兄叫去了,你过去看看吗?”
青衣心里一动,会是严籍师兄吗?!有些激动,他答应过会来找他,快走几步到了曾隶跟前,将烙饼子往他手里一塞,“我看看去。”
李村长家的院子里,他和一个陌生男子一南一北相向而立正在说话,高久安站在一侧面无表情的听着,青衣穿过院门走了进去,心里一阵失望,那背影,不是严籍。照理,他该下山来找他了。
高久安默默看了赵青衣一眼。本不想让他知道,终究还是瞒不住。
“唉,怎么会发生这种事,真是造孽啊造孽。”李村长不住地摇头叹气,“今日天色已晚,山野小路不好走,你们就在村头李狗子家住着,明日再走吧。”
“多谢老李哥。”
“三丫,你把客人领到李狗子家去,让他腾间空房给人住一晚,就说,我在米粮簿上给他记一笔。”李村长冲着屋里头喊道。
“知道了,爹。”一会儿,穿着花布褂子的三丫走了出来,眼神在赵青衣身上转来转去,“爹,你怎么让人在院子里头站着呀,快让人家进屋。”扭头看着男子道,“跟我来吧。”
李村长看青衣的眼神很有些意味深长,“进屋坐吧……高师兄也进屋坐。”
青衣看了高久安一眼,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心里有什么东西一直往下沉。
李村长进了堂屋也不坐,兀自取了旱烟划了火点上,吧嗒吧嗒抽起来,一屁股坐到了堂屋的门坎上,脸色凝重,眉头紧皱,看着外头不说话。
“村长,发生什么事了?刚才那个人……住在云寂山附近吗?”
“嗯,他原是住在山脚的杏花村,只是……往后不能住了,他准备去北边的柯马县城投亲。”
“怎么不能住了,挺大的一个村子我以前去过,老村长人也和气。”
李村长又吧嗒吧嗒狠抽了几口烟,扭头看着青衣,“实话同你说了吧,数月前鸿仁寺发了一场大火,烧的只剩一堆焦炭,云寂山周围都被官府封了,死的死、抓的抓、逃的逃,杏花村已经没人住了。”
如遭当头棒喝,青衣呆住了,只剩下一堆焦炭?!过了许久才木然道:“那……那寺里的僧众呢?”
“唉……太惨了……实在是太惨了……真真作孽啊……”
青衣的舌头都在打颤,结结巴巴地追问道:“村……村长,你……你在说什么?”
李村长抹了把脸,“你的师兄弟,还有元仁大师……据说……都被烧死了。”
眼泪夺眶而出,青衣“腾的”站了起来,“不……这……这不可能,高师兄……我们回云寂山去。”
高久安冷冷道,“没听村长说吗?那里已被官府封了。”
青衣瞪着他,仿佛要将全身的力气用尽,“你什么意思?”可惜梨花带雨的一张脸,终是不够有气势,即便是这样恶狠狠的瞪视,还是自带了几分我见尤怜。
“你想去送死?”高久安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愈是压抑愈是悲戚,青衣喘着气,泪也掉的凶了。李村长看着不忍,这孩子的命怎么就如此不顺呢,“大师泉下有知,一定不希望你跑去送死,青衣啊,听我的话,不要去了。”
青衣还是恶狠狠地瞪着高久安,因为他觉得,事情一定不是外界看到的这般简单。而眼前的高师兄作为师傅的亲信,且是不为人知的亲信,一定知道很多内情。可他却淡定的沉默着,这是一种让人无法容忍的冷漠。
“想死你就去,我对送死没兴趣。”高久安说完也不看青衣,转身走了。有些事,只有靠他自己想明白,别人是帮不上忙的,再多的规劝也抵不过梗住的一根筋。
这一夜,青衣没有回去。高久安没有找他。
第二日,青衣仍是没有回去。高久安依旧没有找他。
第三日,青衣还是没有回去。高久安还是没有找他。
第四日酉时,青衣才晃晃悠悠的回来,完全没个人样,蓬头垢面脸色白的跟鬼一样,嘴唇干裂,双眼布满血丝,身上沾了不少泥渍草屑,左手腕处破了一道口子,不大,但仍在渗血,看样子挺深。他站在院子里看着堂屋门口的高久安,眼神已没有了那日的怨愤。
“扒坟盗墓去了吗?得了什么宝贝弄成这副鬼样子。”本是一个冷笑话,经高久安嘴里说出来,因着他特有的嗓音和长相,听起来就觉得有些好笑。
一旁的曾隶大赖赖的笑起来,也不管高久安抛过来的眼神,“青衣,你的手得上药,万一叫坟里头的尸气侵体就麻烦了。”说罢,别有用意地看了高久安一眼,自己跟个鬼似的还敢笑话别人。
青衣眼前一黑,一下子瘫倒下去。
曾隶收起笑,看着地上的青衣道:“高师兄……你看……是由他躺着还是抬我屋里去,我好给他上药医治。”
高久安斜了曾隶一眼,跟我玩儿阴的,你道行还不够,“由他躺着吧,死不了。”说罢,一扭头回屋去了,曾隶不曾料到他会是这般反应,楞了好半天,最后还是动手将青衣扛回了自己屋里。这个高久安究竟是何方神圣,照他的理解,他对青衣不该是这种态度。
足足缓了好几个月,青衣才又有了人样,眉宇间似多了些不同于以往的东西。
高久安跟平常一样把该干的活儿都干了,不时会把青衣的活儿也干了,但既不开导也不劝慰。曾隶说起,他也就是嗯一声表示知晓。此刻站在堂屋门口看着院中劈柴的高久安,曾隶忽然想,要不要离开龙潭村呢?这里看似偏僻安宁,许不是他的长留之地。
日子过着过着入了冬,村里好多办喜事的,成亲礼、满月礼、周岁礼……几乎是月月都有好事。如今除了上门找曾隶瞧病的,还有就是要替他和青衣说媒的,搞得曾隶和青衣很有些无所适从,反倒是高久安乐得悠闲自在,心情好的时候,还拿他二人打趣。
晋历一九七年的农历大年初四,村里来了个大人物。龙潭村虽是朝阳郡治下,但挨着柯马郡,来的又是新上任的柯马郡太守孙铎,李村长激动的将当年成亲时穿过的大褂子都穿戴上了,携全村老小夹道欢迎。
宴席上,孙太守郑重谢了赵青衣,说他几次落榜本已心灰意冷,却是因着两年前他替自己爻的一卦重燃信心,不想一卦成谶,非但高中,还调任柯马太守,特来致谢。官兵们往他家里搬了好些东西,搞得青衣有些惶恐,再看李村长的做派就知道太守不是一般的官,愈发惶恐了。
他本就不喜欢春节,被太守大人这么一闹,这个春节过得可谓毕生难忘。
然后,赵青衣毫无悬念的成了十里八乡的红人,比曾先生还要红。
☆、闲居二
树大易招风,人红是非多。
正月十五一过,来找青衣爻卦的人多的犹如过江之鲫,差点没把他家的矮墙篱给挤塌了。李村长有些沾沾自喜,虽说曾先生本事,终究不是龙潭村的人;但赵青衣就不一样了,土生土长的龙潭人,还是他亲自送到鸿仁寺去拜的师。如今这情形让他觉得很有面子,青衣不收的礼,人家都会送他家去;与人说起青衣,也是大侄子长、大侄子短,很是亲热。
青衣除了对李三丫的殷勤有点不能接受,其他倒还好;不同的人爻出不同的卦,以卦象卜算未知之事让他慢慢着了迷,六爻果然是个博大精深、玄妙无比的技艺。高久安有些神出鬼没,经常整天整天的不知去向;曾隶的眉头却是越来越紧,替人瞧病也不如往日那般有耐心了。
惊蛰日,李三丫捧着她娘做的三鲜馅儿烙饼子给赵青衣送去,到了他家矮墙篱下,突的起了一阵风,她连忙遮头盖脸的护住手里的烙饼子,等风吹了过去才放下手,眼前一道身影先她之前穿过了矮墙篱,是个姑娘,三丫从仅有的高雅词汇里扒拉出明眸皓齿,步态翩若惊鸿;这姑娘生得很美,穿戴颜色虽素,但一看就知道是上等料子,她穿过矮墙篱跟了进去,“你找谁呀?”
那姑娘转过身来看她,冷着脸,眼中有明显的敌意。
“你是来找青哥爻卦的吗?不凑巧,他今日有事外出,怕是还没回来。”三丫走到她跟前,笑着说道,“曾先生和高师兄都很和气,你可以进屋坐着等。”
她站着没有动,看着三丫进了屋。然后,她看见了她一直在找的人,曾隶。
曾隶站在堂屋门口,看到她的时候只是一愣,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早就知道她会找来。她一动不动地看着他,眼里诸多情绪;他一动不动的由她看,眼中平静无波。
李三丫放好烙饼子,回头看看曾隶,又探头看看那姑娘,心下疑惑,“曾先生,这姑娘是来找你瞧病的,还是来找青哥爻卦的,怎的站着不进来。”
“快躲开,三丫。”曾隶大喝一声,一把将三丫推了开去,紧接着“啪”的一声响,堂屋里的八仙桌被一鞭子抽散了架,三丫坐在地上,吓傻了。那姑娘,好狠辣的出手。
曾隶左躲右闪间一把攥住了鞭子,“大小姐,别闹了。”
她一听愈发来气,猛地抽回麒麟鞭,挥的更是凶狠,大小姐?!你居然叫我大小姐。那好,我就端一端这大小姐的架子。曾隶的武功修为一般,应付的有些吃力,手臂不时就会被鞭子舔伤,缠斗了半天,他突然停下来,她一看情势不对,右手急急一扬,一鞭子掀掉十来张瓦片,“噼里啪啦”落了一地。
“为何不躲?”
他看着她,幽幽地叹了口气,“为何停手?”
她眼里有了泪意,“为何不辞而别?”
“为何纠缠不休?”
“曾隶,你是混蛋,你这个大混蛋。”她大声喊。
“知道我是混蛋还来找我。”曾隶看着她,漠然道:“趁混蛋还没做什么出格的事,赶紧走吧。”
她盯着他看了半天,嘴角一撇扯出一个清淡笑容,“我远道而来,曾先生不招呼我进去坐吗?今儿我是一个人来的,明儿就难说了。”
曾隶嘴角轻扬,“你爹什么时候放心你独自行走江湖了,一会儿我就搬走,明儿你带多少人来,随你心意。”
她
死死捏住手里的麒麟鞭。她怎么忘了,眼前的这个可是曾隶,大步上前左手一把揽住他的脖子,毫无征兆的吻了上去。有时候,说的好不如亲的好。特别是对曾隶这种死鸭子嘴硬的男人,亲比说,管用的多。曾隶愣住了,猝不及防,虽然知道她向来胆大妄为,但这般胆大妄为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不管曾隶怎么推,她都紧紧环住他的脖子吻他,她身上特有的桔梗花香似有若无,曾隶的脑海中浮现出初遇她时那娇俏可爱的样子,鹅黄色的织锦纱裙,灿烂到晃眼的笑容,颊边的酒窝带着甜美,“我叫司徒瑨。”那个让他很是心动的少女,也让他很是心痛的少女。
“瑨儿。”他的气息有些乱,气喘得有些急,握着她的双肩将她推开,“我该把你怎么办。”
她靠进他怀里,伸手圈住他的腰,满足地叹了口气道:“随便,你看着办吧。”
“那个……曾先生……我……我先回去了。”也不等曾隶接话,李三丫逃命似的跑了出去。
曾隶拉下司徒瑨的手,“进屋坐吧,你吓到人家了。”
“你在说我脸皮子厚,不如山里的姑娘纯朴吗?”
他笑着不接话,走进堂屋,动手煮水准备泡茶,“喝茶吗?”
“除了君山银针,其它的茶我是喝不惯的。”
“嗯,我知道。”
“浪迹天涯还带着这么好的茶,你是在等我吧?曾隶。”
曾隶听了直翻白眼,碰到司徒瑨他也是栽了,“这处屋子原是人家的,我只是借住,一会儿家主回来你客气些,莫生事。”
司徒瑨放下鞭子,坐到一旁的小板凳上,支着下巴看他。他的手指白皙纤长,泡茶的动作十分熟稔,不似郎中倒像是书生,可他分明就是他们那里最好的郎中了。
曾隶泡了茶,盖上杯盖递过去,她伸手接过抬眼看他,忽然发问,“晚上我同你睡一起吗?”
他收回的手抖了抖,瞪了她一眼,“喝了茶赶紧走吧,趁着天色尚早。”
“我睡床,你睡地上,还是你睡床,我睡地上,或者一起睡床,要不一起睡地上。”
“瑨儿!”他有些恼,“你一个姑娘家,说话能不能温婉些。”
司徒瑨嬉皮笑脸道:“我早晚都是你的人了,懒得讲究这些,反正这会儿也没别人在,装大家闺秀做什么,我本就不是闺秀。”
曾隶正欲接话,瞧见高久安正穿过矮墙篱便打住了,转而对着高久安道:“高师兄回来了。”
高久安“嗯”了一声径直走回西厢。
“喝了茶,早些回去吧,免得家里担心。”
这次司徒瑨没有反驳,“那个人,你知道底细吗?内力纯厚,想必功夫极好,这样的人怎么会屈就在此。”
“刚才还说不是大家闺秀,这会儿就替你爹物色起人来了,喝了茶赶紧回吧,莫生事。”曾隶警告的瞪了她一眼,依他的观察,高久安不是用高官厚禄、金银财宝就能收买的。
司徒瑨看了曾隶一眼,又看看外头,心下有了主意,将茶杯往旁边一摆,起身拿了鞭子,道:“如此,我便告辞了,我一个姑娘家混在你们几个男人家里,传出去终归不是太好听,明儿我差人送个新的八仙桌来,今日有失礼之处,先生多担待了。”
第二日,司徒瑨率一队随从真的搬了一个崭新的八仙桌到龙潭村来了,搞得李村长很是惶恐。照三丫的说法,这姑娘怕是来找曾先生逼婚的,作风大胆泼辣,还是个练家子。李村长一看架势,这姑娘的背景一定不简单,平头百姓惹不起。
司徒瑨领着一队人沿着村里的小道一路往赵青衣家去,今日她带来的都是府里一等一的好手,若是请不动那个高手,就用强的。那个人,她想替他爹招揽下来。
谁曾料想,赵青衣家已人去屋空。别说那个高手,就连曾隶也没了踪影。司徒瑨气的脸色铁青,眼看就要发作,随从中一其貌不扬的清瘦男子上前几步,小声道:“小姐,这是在西晋,您切莫急躁,凡事都要想着点儿老爷。”
司徒瑨看他一眼,将滔天的怒火生生压了回去,冷冷道:“你可有主意吗?”
第2节
恋耽美
正文 第2节
同类推荐:
我才不会爱上什么徒弟/太上忘情、
骚穴插入特集(脑洞肉段,粗口向)-v文、
乐可(完结+番外)、
他超霸道的 完结+番外、
男生宿舍被调教的小伪娘-v文、
皇上在奏折里夹话本看、
深度开发1v3、
轮流发生性关系(双性/NP/产乳/生子/QJ/LJ/人兽)-v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