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PO原创市集
首页矿区美人养娃日常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203)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203)

    可这一次,她觉着自己好像来的是另一个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草木繁盛,原本的窝棚区小泥巴路变成了光滑的水泥路面,两旁是各种能满足群众衣食住行一切需求的铺面,就连理发店也有三家,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是干净整洁的,哪里有煤灰呢?
    她进到小陆这嫂子家后,眼神就在院里的植物上打转,可植物叶子非常绿啊,一点灰尘也没有,院里晾晒着的衣服,也是干干净净一股肥皂香,而抬头再看,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以前那层笼罩在空气中的灰尘消失了。
    要进煤矿之前,广梅就说了,她哥哥现在就是管防尘工作的,不仅采煤工程干得好,就连空气质量也是杠杠的。
    当时她还觉着广梅是不是夸张了,这谁都知道煤炭产业和环境污染就是一对双生姐妹花,要么就是两个问题都没有要么就是都出现,可她现在是真看到了,矿区群众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远超她想象,就连环境治理和煤矿效益也是同时共存的。
    这,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用陆广梅的话说,什么时候,就在她三哥没日没夜加班的时候,全年无休的时候,戴着安全帽在底下穿梭的时候
    不麻烦不麻烦,快请屋里坐。卫孟喜把她们请进客厅,又嘱咐院里的小伙伴们声音小点儿,不许打闹。
    正准备泡茶呢,大闺女和二闺女已经进来,一人端着热水壶给她们泡茶,一人端来一盘切好的西瓜,还插着牙签呢,一会儿又端来一盘洗干净的葡萄。
    陆广梅感慨,卫雪卫红长大了啊。
    卫孟喜笑笑,她倒是没专门教过她们切西瓜,但从小到大看着她干,几次也就会了,那形状切得十分漂亮,就连泡茶也知道三个人要一样的深度,一样的茶叶。
    四姑你们聊,要是缺什么只管叫一声,我们在院里玩儿着。卫红脆生生的说完,就出去了,还把门给合上。
    黄姐实在是诧异极了,她觉着这俩闺女就像专门培训过怎么待人接物一般,从容大方,礼貌周到。
    卫孟喜心说,那还得感谢苏奶奶,这些礼仪都是苏奶奶教的,男孩女孩都教过,但男孩心思没这么细,也正常,只要他们知道有重活脏活抢着干就行了。
    陆广梅是急性子,三嫂还能谈笑风生,她可等不及了:三嫂,我们这次来还是想找你谈谈上次的事,听说你们文具厂最近正在到处打广告扩大知名度,黄姐这里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你看行不行?
    黄姐笑笑,心说这姑嫂俩的性格真是完全反着来,一个急吼吼火烧眉毛,一个稳坐钓鱼台,也不知道是真的吃准了她们,还是有另外的门路,选择多,不差她们这一个?
    想到后一种可能,她也慌了,是这样的,如果卫女士真如电视广告上所说的,愿意每卖一支笔就给残障人士捐献一角钱的爱心,那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们金水市残联?当然,我知道以卫女士的人品,肯定是言出必行的,如果你捐给我们这边,我们这边也能为你的广告事业加一把力。
    卫孟喜挑了挑眉头,她等这么长时间,肯定就是等着钓大鱼的呗,当然要看看鱼到底有多大。
    是这样的,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这次捐款活动,我们市残联会联系省台的记者,届时将会把我们的捐款交接仪式写成一篇文章,第二天发表在省报头版,你看怎么样?
    三十年后有买热搜的,现在就有买报纸的,但报纸头条也不是那么好买的,老百姓也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你要是个体户自己买,买得太明显那就是适得其反,但如果是官方出面联络的采访,那就不叫买。
    卫孟喜现在广告已经打出去了,感兴趣的人很多,从侯烨接到的电话数量就能看出来,但问题是没人相信他们会真的捐款。
    如果能有一家报纸,恰巧采访、拍摄到他们捐款的情形,写一篇客观公正的报道出去,那无疑是告诉所有正在犹豫的人,不相信的人:瞧瞧吧,人家万里文具厂说捐款那就是真捐的。
    钱都亲自交接到残联基金会手里了,你还不信吗?
    报纸都报道了,还能有假吗?
    卫孟喜可以肯定,黄姐能抛出这样的橄榄枝,绝对是仔细研究了她现在正缺什么的,而广梅就充当了中间人,给老陆打电话问过最近她忙什么的,才推论出来的。
    媒体采访报道,我相信这对于黄领导你们部门也是一件好事,但我现在的问题是,厂子不在金水市,要在金水市我绝对是良好市民,第一个捐给你们,实不相瞒,粤东省那边也想让我们捐给他们,毕竟厂子在那边
    黄姐心道不好,这跟自己预料的一样,难怪卫老板这么长时间无动于衷,就连她亲亲小姑子出面都说不动,原来是粤东省的同行也想拿到这笔善款啊!
    本来,愿意在这种清水衙门工作的,大部分都是有慈善之心的,这时候经济不发达,也没有那么多的企业给捐款,每年愿意捐款有钱捐款的就那么几个,能争取到一笔善款单位面子上好看,对当地残障人士更是好事,这是能直接惠及他们的。
    每个地方政府都缺钱,能拨到他们这种单位的款本就少得可怜,能拉到外援就是一种政绩,一种实实际际能做好事的政绩!
    看来,她们怕是还来晚咯,黄姐心里着急,嘴上也忙道:小卫老板,要是有什么难处只管说,我一定帮你解决,就是我解决不了我也给你想办法去。
    话才出口,她就有点后悔,这话说太大太满了。
    但现在反悔更不像话,于是只能在心里期待这个卫老板是个拎得清的,可别给她整一些破坏原则的要求出来。
    黄姐您也知道我们做民营企业的,其实也没多少底子,全靠国家政策好,既然说出去的话,就要做到,我是怕我把钱捐给你们这边,粤东省那边不知情,还以为我们是自己后悔不想捐了呢,就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办法,做一个全国性的宣传,能让那边的人都知道?
    见她为难,卫孟喜又笑着补充:其实也不用太多,就一篇文章就行。
    黄姐也是聪明人,一听就懂了,迅速在心里衡量事情的难易程度,用一笔善款换一篇全国公开报纸的报道,她们部门能做到吗?
    卫孟喜本意也是做善事,按照目前我们文具厂的销量来计算,目前已卖出五万支圆珠笔,五千块善款我们将会按期交付给慈善基金会,如果黄姐你们那边方便的话,我随时恭候。
    黄姐和广梅的眼睛同时亮起来,唰一声齐刷刷移到卫孟喜脸上,居然有这么多?!
    她们其实一开始想的是几百一千块左右,要让谁家富起来是不可能,但买成米面粮油或者孩子文具书包之类的送给残障家庭,尽量让大家都能尝个味儿。
    可要是五千块的话,能做的事可就太多了!
    要知道,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才两百块不到,五千块已经相当于是一个工人三年的工资了!这要是拿去聋哑人学校,盲人学校,给他们买书买字典的话,那就是全市的特殊人群都能享受到的福利!
    黄姐当机立断,行,我去想办法,到时候一定给你在全国日报上发一篇专题文章,为你们厂正名,让大家都知道你们的广告不是虚假宣传,而是真真实实在做善事。
    生怕卫孟喜反悔似的,她立马就说要赶回单位去汇报情况。
    吃顿便饭再走吧黄领导,也尝尝咱们矿区的特色。
    不了不了,我明天还要再来呢,到时候一定尝尝你们矿区那家卫是不是叫卫家宴来着?我听人说味道不错,老早就想来尝尝了,只是不敢来。
    在今天之前,她以为矿区还是那个脏乱差煤灰满天飞的小破地方,就是有山珍海味也不会来的。
    卫孟喜想叫小五送送她,她赶紧摆手,自己骑着自行车来的,怎么能麻烦人家卫老板呢。
    她一走,陆广梅倒是没说要走,反正是周末,她明早早早的跟着小五的送货车上省城也不会迟到。
    卫孟喜就让她在家里住着,又派卫小陆去叫她爸下班就回来,别加班了。
    广梅是个大力气姑娘,压根闲不住,一会儿帮着打扫卫生,一会儿去看孩子们打扑克,可她性子急,做不到观棋不语,都是看谁要输了就着急,一下使眼色,一下打手势的,孩子们都喜欢她,一会儿就打成一片,连张江张川也跟着叫姑姑。
    也就是这时候,她才发现,四个大的已经上初中了,三个还是全省最好的高中,三嫂,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卫孟喜笑笑,知道她的意思,要是靠老陆,别说上最好的高中,就是金水市一中都不一定能进去。
    就连他亲妹妹都嫌弃他,但卫孟喜必须为他说两句公道话,你三哥虽然工作忙,但小时候也没少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动脑筋,前几年作业都是他辅导的。
    这倒是真的,老陆没当科长那几年回家都要辅导孩子作业,孩子现在的学习习惯和成绩,有苏奶奶的功劳,也有他的功劳。
    说实话,卫孟喜就只有在辅导呦呦的时候有那耐心,对着大的四个可没这么好。她时常反省,觉得自己一定是刚来矿区两年老陆不在家的时候,被他们身上这样那样的坏毛病搞焦头烂额了,耐心也就大打折扣。
    她不是完美母亲,没办法随时随刻好耐心,刚来矿区那两年,丈夫不在家,自己每天洗下水洗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大部分时候是烦躁的。
    再加上那几年孩子们还带着从菜花沟出来的毛病,同样的错,她一次两次可能还耐心,三次四次甚至无数次,就抓狂了。
    要不是老陆及时回来,把任务接过去,又多了苏奶奶这个嚣张保姆,她真的不敢想象自己现在还能不能收获这样四个懂事优秀的孩子。
    同时,卫孟喜也不忘强调,你三哥就是话少,其实教育孩子还挺有一套,于是说起那年孩子们偷看电视的事,听得广梅哈哈大笑。
    卫东的小打小闹,三嫂能治,但根宝那样的高智商捣蛋,就得三哥来收拾。
    什么捣蛋呀?谁捣蛋啦?卫小陆传话回来,一进门就插嘴问。
    没你的事儿,怎么去了这么久,没找到你爸?卫孟喜正在洗鱼,现在矿区生活水平提高,连鲜鱼店都开起一家来了。
    我爸下井了,我请高蕊阿姨带的话。她蹦跶着,先来鱼跟前瞄一眼,又去看哥哥姐姐们打牌,看了一会儿,又屁颠屁颠过来妈妈跟前守着。
    边儿去,吃鱼还早呢。
    妈妈,我帮你扒蒜吧?说着就自己垫脚从窗台上拿了一头大蒜,蹲在地上,很认真的扒起来。
    人小,指头也小,蒜皮还贴着,确实不好扒,她就用牙齿轻轻的咬一下,立马吐舌头,好辣呀!
    众人都被她可爱的小模样逗笑了,卫孟喜心说,这段时间只有母女俩在家,大部分家务活确实都被她抢着干了,包括但不仅限于洗碗扫地拖地扔垃圾,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一样。
    第二天早上,广梅前脚刚走,黄姐后脚就领着两位领导一样的妇女来到矿区,亲自跟卫孟喜谈了谈,说已经联系好京市的全国日报记者,星期三能不能就在金水市残联基金会门口进行一场小型的捐款仪式。
    卫孟喜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是同意。
    同时,因为矿区变化实在太大,残联的领导们都想四处看看,卫孟喜就去找了许副矿,他那边露个面,然后派了几名残联妇联工会的干事来陪同参观,到了十一点,参观结束后,又在卫家宴吃了一顿接待餐。
    现在卫家宴在领导接待上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不需要干事们费劲脑筋的点菜了,饭店这里只需要知道有几位领导,哪里来的领导,有哪些禁忌,就能直接推荐非常恰到好处的配套的接待餐。
    份量足又不会浪费,菜品体面又不奢侈,每一次,都能让宾主尽欢,这也是薛明芳的本事。
    行长太太还是有点水平的,这些接待套餐就是她搞出来的,卫孟喜都不用操心,事实证明效果也很好,像今天这样的接待市级单位领导的餐食,干事们其实不知道要怎么点,尤其是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领导又不可能每一样都手把手的教。
    卫孟喜中午还是抽空去陪着吃了一顿,卫小陆也被她带着去蹭饭。
    但这孩子长大了就不喜欢跟大人们一起吃,尤其是不熟的大人,她自己盛一碗,夹点菜,端着去找张秋芳,俩人坐在门口的石坎上,晃着腿儿,叽叽喳喳,边吃边说话。
    四年级的张秋芳因为小时候不好好吃饭,现在身高长得慢,明明比呦呦还大一点,但看着却矮了好几公分,瘦胳膊瘦腿,干啥都没劲儿。
    小鹿,你看,李老师和医生叔叔。
    原来是李茉莉和胡医生,刚从电影院出来,手牵着手,这俩人真谈上了,卫小陆其实已经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了,只是多看两眼,目光就被另外一个人吸引住了。
    一个穿着喇叭裤花衬衫的小青年,手里拿着个什么东西,好像是早在一旁暗暗观察了许久,此时见她看过去,立马嬉皮笑脸朝她们走过来,小明星,吃饭呢?
    主要是看着卫小陆。
    自从上电视后,她现在都被矿区的七大姑八大姨们戏称为小明星。
    可说不出来没什么,她直觉不怎么喜欢这个大哥哥,所以不置可否,只是打量他。
    看,我这儿有好东西,你们要吗?小青年笑眯眯的,拉开花衬衫,里头贴胸居然藏着一堆花里胡哨的发卡,有小蝴蝶的,小花朵的。
    两个小女孩果然眼睛一亮,真漂亮!
    哪个小女孩能拒绝这些漂亮的小卡子呢?
    小青年笑得更殷勤了,先观察一下周边没有大人,这才小声道,想要吗?想要的话我们去后山做个游戏,这些东西就归你们了。
    张秋芳好奇地问:做什么游戏呀哥哥?
    去了你们就知道了。小青年挤眉弄眼的,但十岁的小孩子们嘛,心里眼里都是发卡,也没空注意他的表情。
    张秋芳就有点着急,噼里啪啦的扒饭,小鹿咱们吃快点,吃快点好不好?
    卫小陆虽然也喜欢那些小卡子,但她从小不缺这些,妈妈每次去出差看见好看的都会给她们买回来,以前大姐二姐用过的几十只,她们已经不感兴趣了。
    现在传位于她卫小陆,她只要不弄坏就能无限使用。
    只见她摇摇头,我不去,我家里有,你也别去了,跟我去我家,我大姐二姐那儿有很多呢。
    真的吗?
    当然,你还记得上次那个紫色的小蝴蝶吗?就是大姐送我的,待会儿咱们一起戴,我二姐还有只
    小青年又哄了几句,见她们不为所动,跺跺脚走了,一会儿买来两根冰棍儿,她们就更不感兴趣了,兜里的零花钱能买三根呢!
    小青年见她们始终油盐不进,也就只能悻悻的走了,转而又去搭讪另一个刚从家属区里走出来的,稍微比她俩小一点的女孩可惜,那女孩也没理他。
    吃完饭,卫小陆端着空碗进饭店,跟妈妈打声招呼就回家去了,跟张秋芳完了一会儿,睡个午觉,醒来忽然想起个事,你还记得刚才那个大哥哥吗?我以前都没见过他,你见过他吗?
    张秋芳也有点愣神,仔细的想了想,她们确实是第一次在矿区见那个大哥哥,可是他认识你哟,知道你是小明星。
    卫小陆一想也对,那应该是以前她们没注意过这个大哥哥。
    恋耽美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医品太子妃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