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孟喜满头黑线,状元这么好当的话,还有含金量吗,她这半路出家的能打败那么多考生成状元,这不瞎扯淡嘛,就是男频小说龙傲天男主也不敢这么写的!
这不,苏奶奶直接噗嗤一口,嘴里的茶水都喷出来了。
卫孟喜老脸一红,虽然兰香是发自真心的不知道状元的含金量和难度,但这话怎么听着像是她也享受她的吹捧呢?
苏奶奶哼一声,自己拄着拐杖站起来,出门去工地上溜达一圈。对于盖新房子这件事,所有人都发现,陆家这个嚣张保姆比陆家小两口还上心哩!
她每天一颠一颠的往工地上一站,这儿看看,那儿指指的,倒是促使工人们不得不加快速度。没办法,在她那双能透析一切的眼睛底下,想偷懒也没勇气啊。
现在房子的三层楼架构已经盖出来了,只是还没封顶,卫孟喜也想加快进度,但手里实在是没钱,工人的速度也只能如此。
要是能早点盖起来,说不定开春后就能住新房子不过,这种想法只能幻想一下。
苏奶奶知道她没钱了,倒是提出可以资助他们一点,但卫孟喜和陆广全都拒绝了,就连最小的呦呦也知道,不能要苏奶奶的钱,借也不行。
正想着,忽然卫东甩着两条大长腿跑过来工地上找她,妈妈,有人找你,来咱家里啦。
是谁呀?
我也不认识,没见过,是两个叔叔。臭小子现在的体能倒是更强了,跑来气不喘心不跳的。
你师父说你拳法已经学会了,准备学拍球运球基本功了,对吗?
卫东嗯嗯答着,跑得贼快,妈妈你啥时候给我买个篮球?
记着呢,明天进城就给你买。
篮球早就该给买了,但卫孟喜就是想磨一磨他的性子,啥东西都想要就能得到,那他只会不懂得珍惜。
说着,她已经看见门口的人,居然是徐良徐局长?几次见面,徐良都穿得衣冠楚楚,不是干部装就是白衬衫的,这次的衬衫居然皱巴巴的还发黄?也不知道是穿了几天。
徐局长您来了,进屋坐吧。
徐良神色疲惫,淡淡的点点头,你别客气,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工作,是这样的,跟我们说说卤肉店的情况吧?
卫孟喜请他们进院子,关上门来,特意压着声音,汇报了市区店的情况。自从去年八月份,开店至今也有五个多月了,期间工商、食品卫生和税务的都来查过,几乎是每半个月一次,都没有什么明显的严重的问题,一点小差错,比如撮箕放置的位置离卤肉锅太近,例如清洗的污水没有及时处理,但也没影响卫生,所以连罚单都没开过,只是口头教育李晓梅几句。
这种也不算犯错,本来做餐饮的因为场地和人手问题,难免就是会有些不趁手,他们的批评也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徐良带来的人是他的助手,手里刷刷刷的记录着,卫孟喜也没说太快,一般是等他记完了才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汇报。
徐良也很满意,看来你对自己的工作很是自信嘛。
也不待卫孟喜回答,他先收起笑意,正经道:小卫啊,你可是名人,省里也知道你这家卤肉店。
卫孟喜一怔。
你还不知道吧,你店开张那天,省里的调研员刚好去了你对面的饭店就餐,还吃过你的卤肉。
卫孟喜想啊想,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服务员刘姐说有大领导在他们饭店,闻见卤肉香味想要尝一下,可就因为一顿吃的,就能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吗?
卫孟喜不信,她还没自信到这程度,人家是干公务,不是专程来吃肉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干部,唯一能让人家记住她的,就是她的店子金水市第一家个体户。
她的出现,她领到的营业执照,都是这个时代关于经济形势和模式改革的一个小小的样本,她就是被观察对象,而且是标了记号的,说不定还有人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定期观察着她,记录着她。
卫孟喜后怕,幸好自己这段时间没干啥不合规矩的事,不然说不定
你想哪儿去了,跟你的店一起做试点的还有几十名在你后面申领执照的个体户,调研员哪有时间盯着你看。这还只是金水市范围内的,石兰省除了书城和金水市,还有那么多地区市,基本每个地区市上都有几十号样本。
去年七月到年底,是第一个阶段,你们的例子证明这种经济模式是行得通的,从今年一月份起,全省将放开个体营业执照的申领,恭喜你。
卫孟喜不知道他喜从何来,自己不是已经拥有001号了嘛。
倒是徐良打量小院,人民路店的情况基本汇报完了,那这儿的呢?
卫孟喜一怔,忽然反应过来:您是说,我这个小小的卤肉窗也能申领执照了吗?
徐良和助手对视一眼,我们今天就是为这事来的。
卫孟喜脑海里电光火石,一切想不通的情节都能贯通了,原来上次姚大娘说的他来送梨子,其实是来做调研,了解窝棚区这些小商小贩生存业态的,那是不是咱们窝棚区只要愿意的都可以去申领?
对。
卫孟喜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虽然上面对她们已经是睁只眼闭只眼了,可能拥有合法的身份,谁不愿意呢?
这就是游击队要编入正规军了啊!
徐良看她高兴,自己也意气风发的,你们好好干,盘活经济就靠你们了。
他已经了解清楚了,这些小商小贩都是背井离乡的煤嫂,是一群没有退路也看不见希望,只能埋头苦干的女人,她们是妈妈,是妻子,是女儿,也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当时是市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接到群众举报线索,说金水煤矿窝棚区有人聚集搞投机倒把,希望相关部门能严查。当时打办的同志联系他,想要搞一个联合行动,徐良当场给拒绝了,还提出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的一棍子打死,可以先来看看,如果真是投机倒把,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当时他也是顶着很大压力的,搞不好自己也要受处分。
谁知大家伙穿着便衣来到矿区,一路经过前头家属区的光鲜亮丽,再来一墙之隔的窝棚区,看着那低矮得进门都要弯腰驼背的房子,黑漆漆的落满煤灰的屋顶地面,成群成群无所事事的妇女,吃不饱没裤子穿的孩子,心里的滋味实在是太不好受了。
是,这群女人是黑黑的,看着不爱干净的样子,是没什么文化,甚至一口乡音很是让人难懂,但她们无一不勤劳,热情,嘴里说着别的事,但手上的活不停,无论是卖盒饭的,卖包子的,洗下水的。
她们那黑黑的脸上,是白白的牙齿,和比牙齿还灿烂的笑容。
每一个为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不是吗?
况且,她们的男人在井下干着最辛苦,最危险的活,是最可爱的人没错吧?
可这群最可爱的人,连他们的妻子和孩子都养不活,每天只能靠点小手艺卖点吃的喝的,仅够维持生计而已。
现在打击她们,就是要踢翻她们一家子的饭碗,谁又下得了手?
大家怎么来的,又怎么回去了。
回去后第一时间研究了这个情况,并上报给省里,又结合卫孟喜等第一批个体户发展现状,连夜分析研判形势,做足了计划和预案,又请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把关,这才拍板的。
事情是昨天半夜决定的,他今早先去上班,中午就赶着吃午饭的时间,骑着自行车直奔金水矿难怪白衬衫都糟蹋成那样了。
徐良简单的说了几句来龙去脉,喝完两杯水,就带着助手走了。卫孟喜却沉浸在他的话里,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但他们这样的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干部,真的每一天都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奔走着,都在为新思路新方法绞尽脑汁,上下求索!
所以,龙国能有四十年后的崛起,离不开这样一群办实事的干部,离不开在他们引导下埋头苦干的劳动者。
卫孟喜觉着,自己对徐良的印象可能太片面了,一直以为他是个清高的雄心勃勃的官员,但本质上,他更是一个负责的好干部。
既然他都不辞辛劳跑来了,卫孟喜当然要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广而告之。
她也不耽搁,直接去找杨秘书借了个装电池的喇叭,一打开就滋滋滋的响。
小卫你这是准备给咱们开大会哪?
有的取笑她,卫主席要发言了,大家静一静。
卫孟喜同志是要唱大戏给咱们听呢,你们听着
煤嫂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逗她。这时候的卫孟喜哪里还记得是谁跟着她做盒饭抢她生意,又是谁背后说她坏话来着,反正拿起喇叭就是一阵疯狂输出咱们窝棚区的煤嫂们赶上好时代咯,咱们以后都不用躲着打办和治安队了,只要申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以后咱们就是合法合理的买卖,谁来了也赶不走!
啥?小卫你说啥?
个体户营业执照?我是不是听错了呀?
喂,小卫你别跑啊,你跟咱们说清楚,那是个啥玩意儿?
卫孟喜当然不是真跑,她是回家抱她的营业执照来给大家伙看的,并解释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她们能享受到哪些优待和权益,又要履行哪些义务。
当然,最重要的肯定是纳税呗,要是不纳税国家财政哪来的钱?干部们的工资从何而来,各种大型基建项目的钱从哪儿来?学校医院铁路公路怎么修?她真怕这群煤嫂们因为不懂而偷税漏税啥的。
她叭叭叭输出一堆,煤嫂们听得一愣一愣的,倒是付红娟问:那按照这个意思,我们以后要给国家干部发工资,要给咱们的娃儿盖学校?还要修咱们回老家的铁路么?
所有人都沉默了,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着卫孟喜。她们不懂啥大道理,甚至都不识字,但卫孟喜这几句她们是听懂了的。
卫孟喜点点头。
付红娟哎哟一声,差点晕倒乐晕的!
窝棚区沸腾了,所有煤嫂们激动得手舞足蹈,是啊,卑微的,没本事的她们,居然也能有为国家大事贡献力量的时候,这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不比挣钱香吗?
卫孟喜眼眶湿润,心说,这个年代的龙国人,将是未来支撑龙国进步、腾飞的重要基石,而她,也有幸成为这些基石中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一块。
真好。
进入1982年春天后,天气越来越冷,卫孟喜骑摩托车冻得耳朵都快掉了。
陆广全给了她一双黑皮手套,可耳朵却挡不住,她尝试过买雷锋帽,但耳朵蒙太紧实,她怕自己听不见声音,在路上不安全,戴了两天就没戴了。
自打元旦节那天中央转批《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肯定包产到户到组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以后,路上的行人和车子都愈发多了。
以前她骑半天,顶多能遇到拉煤的大车和几辆自行车,现在嘛,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三蹦子,行人,比以前多了太多,都是人背马驼上书城做小买卖的,赶集的,上下班的。
这种时候,就十分考验驾驶技巧,卫孟喜不敢大意。
倒是兰香给她做了一对护耳,看着轻薄透气,隔音效果不太好,但保暖效果却不错。
卫孟喜觉着,自己那缝纫机是真送对了,趁着窝棚区的煤嫂都能申领营业执照的契机,卫孟喜鼓励她也申领了一个服装加工制作的,反正能不能用上另说,现在先把证拿到手再说。
毕竟号数那么靠前的营业执照,也别有一番纪念意义不是吗?
过完年,时间很快进入三月份,天气渐渐回暖,过了寒冬腊月和春节的高峰期,卤肉销量再次下降,两个店的销量总额下降了百分之二十。
最直观的就是,每天的净收入下降到只有八十块了。
着急说不上,卫孟喜知道这是正常规律,小吃就是会有季节性,哪怕卖早点的也有工作日和周末的区别。可肉联厂的刘香却告诉她,咱们这关系,我先给你透个底,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卫孟喜一愣,刘姐您说,啥事儿。
最近这物价涨得快,我们收购生猪的价格也在上涨,养猪场说饲料价格上涨,农民也说粮食价格上涨,连带着厂里决定,下水也要涨价。
涨多少?
至少在原来的基础上涨百分之十吧。
卫孟喜一愣,这哪是普通的价格上涨啊,简直就是飞涨,暴涨!
但她相信刘香说的是真的,最近卤料的价格也涨了,只是没涨这么多。这啥成本都涨了,而卤肉价格还保持不变的话,再加上销量的下降,她的利润岂不是要掉到七十块以下?
卫孟喜这就不得不上心了。
能压到现在才告诉她,估计刘香也是想了办法的,拿了一年的货,一直保持一样的价格,确实是不容易。谢谢您,刘姐。
嗐,谢啥,不过你要是嫌贵,不想继续在我们厂拿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个地方,你去试试,那里或许能便宜点。
上涨百分之十,卫孟喜确实有点嫌贵了,但她很坚定的摇头,我还是喜欢跟您打交道,敞亮,痛快。
现在虽然还是她求刘香的时间多,但二人已经算朋友了。
刘香忽然就笑起来,似乎是因为自己没看错人。毕竟,想巴结她的人多,但很多并不是喜欢她这个人,她甚至还曾听见有的年轻人人前左一个刘姐右一个主任,背后却骂她肥婆的。
她是长得不好看,是肥胖,但她的眼睛不瞎。这小一年的时间里,小卫同志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拿货,辛苦是看得见的,挣的钱也是辛苦钱,现在有更好的货源等着她,她却没因为可以节省成本而去找别人,也就是没有把她刘香当跳板的意思。
交朋友,就是要这样的,可以有利益关系,但不能因为更大的利益而随意抛弃朋友。
她忽然话锋一转,成本上涨,但你可以考虑一下,提高销量啊。
卫孟喜苦笑,问题就是矿区和金水市都饱和了,其他熟食店的生意大部分已经被她抢走了,老百姓兜里的钱也有限啊,就是能卤出来,也不一定能卖得掉。
你的味道不错,我给我家那口子的亲戚尝过,他们都说好,人家可是在市委招待所管食堂的,他们说行,就是对你的肯定。
刘香自己工作好,爱人的工作也好,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是书城市各大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小领导啥的,每次家庭聚餐她都要带点卫孟喜的卤肉去,其实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宣传。
她总觉着,这么好的手艺只在外头摆摊浪费了。
而她大伯子就是在市委招待所的后勤处,虽然不如采购油水多,但管着食堂,食堂这一块想要买啥进啥他是有话语权的。别看市委招待所只是个招待所,比不上外头响当当的这个饭店那个宾馆的,但因为各种学习和培训很多,压根就没有空缺的时候,所以食堂每天都是人满为患。
而市委招待所的餐食也是分两部分的,一是按照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处级以下干部每人每天八毛钱的标准,处级以上则是一块二;如果超出这标准,或者觉着哪一样饭菜更合口味,想多打一点标准以外的,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啥的,则可以自己付钱。
刘姐的意思是,我的卤肉可以尝试卖到市委招待所去?卫孟喜眼睛发亮。
恋耽美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101)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
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
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
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
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
医品太子妃、
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
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