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PO原创市集
首页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257)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257)

    李煦却有截然不同的想法,他觉得皇帝是在利用他,方案是他提出来的,做事情的也是他,他就像皇帝手中的一把刀,一把砍向军队的刀,由他做这个出头鸟,事情办妥了他也最多还是亲王,办不妥,各位将领们记恨的也是他,说不定还要赞一句皇上仁义。
    如此一来,可就真要绝了自己的帝王之路了,李煦挑了挑眉,竟然不觉得可惜或者是害怕。
    第341章 新想法
    散朝后,寇骁与李煦一起出宫,一路上都有文臣过来寒暄,有人敬畏李煦的胆量,有人觉得他太过自负,竟然挑战全军,这简直是自讨苦吃。
    回到王府,两人关进书房,寇骁才开口问:王爷是怎么想的?真要现在动军队?
    李煦站了一早上,腿脚酸软,他躺在软塌上,伸直大长腿让寇骁给他捶腿,打趣道:本王的小娇妻还真是贤慧!
    寇骁解开他的腰带,把他厚重的朝服外套脱了,裤子也脱了,只穿了一件小背心在身上。
    今天这个决定虽然做的比较冲动,但我并不后悔,有些毒瘤早该清除了,越纵容只会越难以收拾,不过你的担忧我也明白,毕竟是手里拿着枪杆子的,要是集体造反,本王可兜不住。
    寇骁早年就知道边境的守军都是些土匪似的人物,当然,他们寇家军也不枉多让,毕竟他们是真穷,不野蛮一点连肚子都吃不饱。
    边境军最初的局面其实与寇家军相似,朝廷总有借口拖欠军饷,军粮也是一推再推,使得边军们养成了有便宜就占的习惯,毕竟吃饱了这顿下一顿在哪还不知道了,有几年,来往边境的商队常常遭遇土匪抢劫,凶狠些的连人带货一锅端,而这些土匪全是边军假扮的。
    寇骁会知道这些消息还是因为雷阳常年奔走北境,寇骁为了让他走货更顺利,还亲自写了信给边境军的将领,望看在战友一场的份上多多关照南越的商队。
    雷阳每回的货物并不算多,他们也不太看得上眼,万一因此得罪了寇骁,把这篓子捅出去,反而得不偿失,所以那些年雷阳跑北边一直相安无事。
    那王爷为何不派使臣去到军中查账,反而让他们来京城?是怕去了别人的地方受制于人吗?
    这只是一方面,二来也是想缓和一下气氛,派使臣过去动静太大,容易误导他们,以为朝廷不信任他们,想找茬,把人叫到京城来,好吃好喝供着,让他们知道本王只是想例行公事查一查,如果真有问题,再想法子解决吧。
    这恐怕不好解决吧,毕竟是吃进肚子里的银两,如果没吃过也就算了,已经尝过甜头再想回去过苦日子可就难了。
    李煦摸着下巴想了想,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换位思考,换成他是首领也不想让底下的士兵继续过苦日子,但朝廷按规制给的军饷是一回事,胡乱伸手讨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起码要让他们知道,国库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凭着他们想要多少就给多少,要是要钱都这么容易,谁还会把战功放在心上。
    李煦可是知道,寇家军上战场都是拼了命的攒军功的,就是为了能多得一点赏赐,说白了就是升官发财,如果不用战功就能过的很滋润,谁还在战场上拼命?
    寇骁自己是主帅,想问题肯定会站在武将的角度,他说:王爷只是想裁减军费,并非是要克扣军饷,如果他们连这都接受不了,那干脆换一批将领,这些年,朝廷已经把各地将领喂肥了,收拾掉这些人,还能充实国库。
    谈何容易,镇守边境的大将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的,这样的将领可不是谁都能代替的,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前,暂时不宜动他们,而且叶长青之前来消息说,匈奴人最近有些不对劲,草原上京城发生火并,西北军习以为常,说是各部族之间的争斗,但叶长青觉得更像是有人在统一草原。
    匈奴王庭内斗了好多年,也该分出胜负了,新王上位会想要统一草原不奇怪,就看这位新王本事如何了,如果被他整合了各部族的势力,那边境就该警惕起来了。
    是如此没错,所以边境军要整改,迫在眉睫。这几年边境太平,又有大量钱财供应着,边境军已经懒散了许多,这样的队伍是不可能抵御得了凶狠的草原精兵的。
    天气实在热,下人提着冰桶进来,屋子四个角落都摆上冰桶,很快就让屋子凉快下来,刘树跟着小公主去西山了,否则这样的小事早在李煦回府前就会布置妥当。
    新接任的总管是一名宫里出身的太监,三十几岁,年纪比刘树还大一轮,办事却拖沓了许多,好在李煦不是太严格要求的人,拿着普通工资的员工当然不可能干着高管的活。
    就拿西北军来说,其实镇守边境多年的老将还是可信的,他们就算有些小心思也坏不到哪去,而且底子在,只要把大皇子的人马抽调回来,让西北军恢复以前的秩序,再加强训练,会比现在强。
    这更不容易,大皇子镇守西北十年,人人都觉得他劳苦功高,在没犯错的前提下无端将人撤回来,百姓那关不好过,而且你怎么知道西北军舍得大皇子离开?大皇子能当无冕之王这么多年,靠的是什么?总不能是靠他的人格魅力吧?
    要令人信服无非那一套,威逼加利诱,大皇子有身份有金钱,二者双管齐下,要收拢西北将领并不难。
    其实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等战事来临,以如今边境军的能力必输无疑,输了自然就能问罪,到时候派人取而代之是理所应当的。
    但那样牺牲的太大了,而且敌人未必给我们反应的时间,京城离边界可不算远,要是被敌人一路攻破进来,京城危矣。
    寇骁耸耸肩,这确实是非常冒险的事情,哪个将来都不喜欢打无准备的战,就算新将领派去,要在短时间内收拢残兵,从败转胜简直是天方夜谭,换成寇骁去也不敢夸海口说一定能赢。
    李煦换了一套家居服,天气炎热,大中午的也不会有人上门,两人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就回房睡午觉了。
    刚躺下去,李煦突然坐了起来,抓住寇骁的胳膊说:我想到了个法子!
    寇骁搂着他躺下,与他面对面躺着,就这样听他说话,李煦的法子很简单,既然他要削减军费,夺人钱财,那就在钱财方面补偿各边军就是了。
    但这补偿不是以国库下拨的方式,而是给他们一个自己赚钱的机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库本就不充裕,军费的缺口是个无底洞,想要换新装备让他们自己挣去!
    如果是别人提出这个提议,寇骁一定会糊他一脸口水,但说这话的人是李煦,他说能帮他们挣钱就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在南边不少地方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这是个好主意,换成我也愿意这样的方式,就如西北,若是王爷将羊毛厂送给西北军,再把棉花工艺送给他们,想必他们不会再抓着朝廷的军费不放。
    送是不可能送的,但本王可以让他们参股,也可以让他们参与管理,这件事需要好好议议。李煦说完就从床上爬起来了,这时候想睡着是不可能了,还不如趁着有灵感时把方案写出来,在各地账册送进京城前,他需要把每支军队的现状以及能赚钱的项目研究清楚,速战速决。
    寇骁也只能跟着爬起来,李煦在写写画画时他就在一旁研磨,或是给他说一说各地边军大致是个什么情况。
    别问寇骁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打从他跟着李煦走出南越那天起,他就知道,自己这辈子的战场不会只限于南越了,大燕真正的对手在北边,那也是他未来的主战场,所以事先了解是有必要的。
    其实要说做生意赚钱,主要还是以南货北调为主,去赚外族人的钱,一来他们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成本低,二来他们对北地更了解,什么样的货卖给什么人会更赚肯定更清楚,不过还是得做点实业,有了实业扎根,不仅能给当地百姓提供就业机会,还能让他们对家乡有归属感,而且也有益于百姓和军队增进感情。
    寇骁听的半懂不懂,不过意思是能理解的,就像李煦在闽州郊外建了那么多家工厂一样,好处可不只是赚钱这一个。
    那建什么厂?总不能都建个羊毛厂吧?
    当然不行,羊毛制品很快就有会被其他商人学去了,南越往后也只做精品,不过棉花厂倒是可以,这东西还能在当地种植,当地加工,非常方便,除此之外,瓷器也可以试一试,瓷器易碎,从中原运往北地损耗太大,连孙家都撑不住这样的损耗,卖到北地的瓷器非常少,价格都是天价,如果他们自己能生产瓷器,势必能快速占领北地市场。
    寇骁对这些无法提出意见,只觉得李煦的脑袋跟开了光似的,怎么一下子就能想出那么多赚钱的道道呢?
    还有茶叶,南越可以授权给某支边军,由他们代理,赚取差价,这样我们还能省时省力李煦挑挑拣拣,写了十几条他认为不错的生财之道,准备再根据各地边军的实际情况决定怎么实施起来,而且也不是他说怎样就怎样,必须那些大佬们同意才行。
    这么一来,还是要面见各位大佬才行,而且大皇子肯定不会配合的,还得想把这块绊脚石踢开。
    第342章 徐子淳
    大皇子在家里大发雷霆,早朝的事情已经传入镇北王府,一听李煦那些话就知道是冲着他来的,动不了他的兵权居然想釜底抽薪,削减军费!这李煦果真狠毒!
    黄军师暗暗佩服顺王的果断,一般人可不敢提出这种得罪各路将领的提议,如果这一关能顺利度过,顺王的威望会大大提升,哪怕还没立太子,这位置也跑不掉了。
    派人尽快通知鲁将军、万将军,本王就不信了,他们就舍得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
    黄军师劝阻他,王爷,此时不宜有动作,鲁将军的两个儿子都在京城,肯定很快就会得到消息,万将军在京城也有宅子,不会比陛下的圣旨迟的,不管大家愿不愿意,顺王只是让军中账房带着账册来京城,也许只是虚晃一枪,您不宜妄动!
    ******
    胆儿真肥啊!敢和全军叫板!顺王这魄力老夫是不得不服的。魏家书房里,魏相爷深深感叹道。
    几个在朝为官的魏家人围坐一旁,魏澜也排了末座,刚得了状元头衔的他并没有志得意满,与顺王今日所作所为相比,他实在逊色太多了。
    相爷,这事儿说到底与咱们文臣没多大关系,就让顺王与武将们斗去吧,是否以卵击石也得等查账后看看,也许顺王只是想趁机与各边军周旋一番。
    魏相爷瞥了眼说话的人,是自己的女婿,混了十几年了还在五品挪不动位置,是个扶都扶不起来的蠢货。
    你太小瞧顺王的胆量了,他若是要动,就一定是真动,他可不玩虚与委蛇的那套。
    那我们魏家
    静观其变吧,这事儿说起来对文臣是大有利的,国库年年被军费掏空,我们就算有万般政策也难以实施,但治国可离不开我们,和平年代,本就该重文轻武。这话也就魏相爷敢说,文臣武将自古都是你胜我衰的关系,文臣自然不愿意看到武将横行。
    如意茶馆里,俞先生今日讲的大小乔出嫁的故事,这一段总算带上了感情色彩,自古美人配英雄,姐妹俩所嫁皆非普通人,观众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朝廷的消息刚传过来,有人高声喊道:皇城外贴出了光荣榜,此次择选了近三百名学子入朝选官,魏家公子还得了状元称号呢。
    台上,俞先生的故事刚好首尾,众人从故事中回到现实,忙问:何为状元?
    看过皇榜的人赶紧将状元、榜眼、探花的名次告诉大家,虽然意思不了解,但知道是头三名就对了。
    探花竟然是寒门士子,此人难道才华堪比魏公子?
    牛壮实?果真是叫这个名字?别是哪座大山里钻出来的莽夫吧?是否看错了?
    牛那不是醉风楼那牛小二的兄长么?昨日去醉风楼还听他在那炫耀,说他堂兄要入宫殿试,身价倍增了。
    真真是这样的人真能得皇上垂青?早知如此,我等也去试试,说不定真能选上。不知多少学子捶胸顿足,后悔没能把握住机会。
    走走,咱们也亲眼看看皇榜去,看看还有谁榜上有名!
    一群学子呼应着去看皇榜,看完心情各有不同,前三名用金色的墨写在最前头,字大到每个人都难以忽略,而且皇榜上还说,明日头三名将骑马游街,让全京城的百姓都见识一下这三位大才子的风采,游街后,皇上将在宫里设宴款待这些学子,真是莫大的殊荣啊。
    快去快去,福来酒楼推出了状元宴,说是今日只接待学子,还特价销售新酒状元酒,咱们赶紧去沾沾喜气,说不定明年就轮到咱们金榜题名了!
    又是一呼百应的局面,福来酒楼今日被满京城的学子挤爆了,状元酒更是被一扫而空,雷骆打着算盘算进账,脸上的笑容都停不下来。
    王爷真是太有才了!以后只要每年都来一次考试,酒楼的生意就不用愁了,就冲着这状元宴状元酒的好兆头,也会有无数学子来捧场的。
    学子们不仅关心殿试,也关心朝政,顺王要裁减军费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大概是金榜题名的热度还没散去,学子们纷纷表示赞同,甚至不少学子写了诗词歌赋赞颂顺王大公无私,给李煦积攒名声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第二天,李煦在进宫的路上被鲁家兄弟拦截了,二人均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凶狠狠地瞪着李煦。
    放肆,你们想做什么?亲卫们将李煦的马车围在中央,武器齐齐对准这二人。
    顺王殿下,我兄弟二人来此是想问一句,您意欲何为?我云阳军兢兢业业为大燕守着国门,鲁家世代为将,战事沙场的先辈摆满了整座祠堂,您若是想借着削减军费的名义削弱云阳军,这打算怕是要落空了!
    李煦钻出马车,站在车门前,眼前这两位年轻将军恐怕是被人当了枪使,估计今天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是不会放他走了。
    两位小鲁将军在京城逗留的时间够长了,为何还不回去?
    哼,若是我二人不在京城,可不就被顺王蒙蔽了么?
    此言差矣,本王并非一定要削减军费,更没有要削弱哪路边军的想法,就像你们说的,你们都是真守边关的勇士,削弱你们的兵权不就等于给敌人开方便之门,万一强敌来袭,花费的钱粮只会更多。
    本王只是下令查一查军费开支的账目,这是每年都必须做的事,只要你们问心无愧,还怕查吗?李煦不怕他们二人不相信,这两位会被送到京城来恐怕并非鲁将军的得意儿子,看着就挺愚蠢的样子。
    恋耽美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医品太子妃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