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苏HE]魂兮归来 作者:谢子舒
第4节
梅长苏感受到背后那逃也逃不过的执拗视线,觉得倒是自己的心被那热度灼烧,无法喘息。沉默片刻后,他终于开口:
“……景琰,我只是无所适从罢了。”
“……无所适从?”
梅长苏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问出那在心中藏了许久的问题,“萧景琰,你觉得我是谁?林殊,还是梅长苏?”
萧景琰不安起来,他不明白梅长苏为什么会这么问。林殊和梅长苏,有什么区别吗?或许有,但他们始终仍是一人啊……
无论如何,他仍是诚挚地说出心中所想:“对我来说,林殊,梅长苏,两者皆是。而且,不是你是他们,而是,”他顿了顿,“他们是你。”
萧景琰想到蔺晨先前说的那番话,眼神一暗,话语不自觉地接了下去:“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厌恶梅长苏的。即使是为了夺位,我也不喜我的人玩弄权谋,算计人心。但哪料到,之后不过短短一年相处,我就对你推心置腹,视为挚友。恐慌、不解、自责,这些情绪我都有过。但所有的抵抗最后还是敌不过发自内心的亲近,甚至只差那么一点,你就可以攻克信任的堡垒,长驱直入了。可是天意弄人,卫峥一事来了,本就没有全盘交付的真心和信任终于崩溃瓦解。就差这么一点,又或许,永远都会差这么一点。”
“那时的我憎恶于你的心血凉薄冷漠无情,又愤怒于你的欺骗背叛不守诺言,甚至懊悔着当初怎能被你的伪装假面那么轻易地窃去了信任。然而无法否认的是——我还庆幸于不曾全然信任你。”
“就好像在那之前,我早就在心底里预料到了你的‘背叛’ ,明晰了你我的‘殊途’,所以才会一边敬重亲近我的苏先生一边又如虫蚁噬心般痛苦。而最后,你的背叛与拒绝终于解放了我,让我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长长地舒了口气。那时我想,真好,原来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你也不过是那个真正的你。”
说至此时,萧景琰脸上浮现着痛苦的神色,想必回忆当初他在无形中犯下的那些罪过又向挚友赤裸裸地揭露自身的不堪,花尽了他所有的勇气。
他仰首深吸一口气,“蔺晨说的没错,我的确自私至极。斩铃断义,风雪争执,冷言冷语……这所有的撒火,不过是为了让我自己能觉得好受点。但也正因那一时的庆幸,一时的撒火,真相揭露后汹涌而来的情感才会让我产生更为厚重的负罪感,沉重难担。于是我又为了让自己觉得好受点,后悔于自己的无知,埋怨于你的隐瞒。但实际上,在那两年里,我不止一次怀疑过你的身份,怀疑过你就是林殊。但我又不止一次在这事实前退缩了。”
“可笑的是,明明不信,却又信着,明明信着,却又怀疑着。如此往复,自春徂秋,到最后与夏冬在殿前对峙时,心中虽掀起滔天骇浪,但风雨中心却是一片平静,无纹无波,像是早在无数次怀疑中就已确认了这一真相。”
“长苏,夺位那两年,登基这一年,我就算再难相信,再难把你和当年的林殊对应起来,但心底里也早就默认了。更何况,这一年来,我也想了很多。我与你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的人,不是说书戏文里那非黑即白的角色或集市小贩以气相吹的单薄糖人。梅长苏不是只有阴诡无常,他也会对飞流关爱至极,也会对蔺晨……随意调笑。林殊也不是只有赤诚纯真,他也会让我背黑锅当替罪羊,也有他自己的蓬勃野心——用赤焰军的铁骑为祁王平定这天下,哪怕沾染鲜血,哪怕背负人命。”
“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怪我当年太过狭隘,一叶障目,没看见在你们胸膛中火热跳动的一直都是那颗经年不变的赤子之心。所以啊,小殊,不要去想自己究竟是林殊还是梅长苏,自己加之于自己的桎梏,最难打破。”
“无论以梅长苏还是林殊来概括你,都是以管窥天的一孔之见。他们本就是你身体里、性格里相互融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人可以以一滴水来命名浩荡长河,也没有人可以以一片叶来赋义扶桑之木。所以对我来说……”萧景琰直直地看着梅长苏的双眼,目光温柔如水影夜色。
“林殊,梅长苏,其实都是你。而且,不是你是他们,而是,他们是你——只有我眼前这个成熟复杂却又难掩赤忱的完整真实的你,才是我的灵魂疯狂叫嚣着要与之共存亡的不可替代的最高存在。”
梅长苏本一直默然无言,听至最后时却是浑身一颤,清澈的双目中写满了难言的震撼。他从没想到景琰心中竟是想得比他还要通透。本以为景琰喊他小殊小殊,是把他当作昔日的林殊看待。却不料,那人早已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成熟——名字对于而今的萧景琰而言,不过是一种代号罢了。
“我……”梅长苏张了张嘴,似是想说些什么。然而看着那人坦荡的视线,想起那人直率的话语,最后堵塞喉间的千言万语也只能尽付感慨一语,“是我小看你了啊……”
古人有言,“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所幸,他们相知未晚……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未曾相知虽是一种不幸,但相知或许是一场更宏大的悲剧。
梅长苏只心底微叹着,然后第一次主动握上萧景琰的手。
曾被自家苏先生骂有情有义怎么没脑子的萧景琰也笑了笑,“你也知道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他顿了顿,“不过你方才,到底为何?……仅因这事?”
梅长苏自嘲一笑,摇了摇头。“倒也不全是。只不过在与你相认前,我已当了十三年的梅长苏。而与你那般亲密的林殊,对我来说,已暌违太久了。”
暌违到,几乎是隔山隔水隔黄泉的另一人。
萧景琰听罢,惊诧地看着梅长苏,“所以你方才无所适从,莫不是‘尴尬害羞’了?”
一秒的静默后……
“萧景琰!!!!”
梅长苏气得大喊,却轻咳起来。
一旁偷吃偷听已久的飞流见状,忙一个糕点扔过去,“水牛!坏!”
萧景琰一不留神,被那糕点砸到,身体一晃摔倒在地。
永嘉二年,萧景琰,年过而立,卒。死因:调戏未果。
第七章/治国论道
这世间最不缺的,是时间。最缺的,也不过是时间。
萧景琰还没好好回味重逢之喜,就被政事拖得得脚不离地。忙的,也无非是新政之事。
而其中矛盾冲突最激烈的,便是“赋税徭役”一项。
朝上对于此事,基本划成两派。
一派以萧景琰、叶成云为首,主张赋役不变;一派以多个重臣为首,主张减轻赋役。
关于这个问题,不少大臣在年关前就开始讨论了,常在萧景琰步入嘉和殿前就吵的不可开交,李重阳与陆期二人便是如此,前者一个劲为国家着想,不支持减免,后者一个劲为黎民着想,支持减免。
税乃国之柱,役乃国之梁,赋役一事非同小可,弄得好,国家中兴骎骎日上,弄不好,便是颓如散沙军疲民惫。
当初豫州雪灾,工部尚书朱参就曾说过,国库虚空,实乃大危之兆。而今新政迫在眉睫,这事也实在不得不提到眼前头来,认真讨论解决了。
然而这一天,嘉和殿内依旧争吵不休。
“你这大冬瓜!”李重阳气得大骂。
身材矮胖的老人也气得脸红脖子粗,“你这瘦竹竿!”
萧景琰看着这景象,额上青筋一跳一跳。
每次都是如此,各方在开始前恭谨有礼,说好会认真讨论,结果真的讨论时,便是破口大骂泼脏水,甚至含沙射影语言攻击。
这般,还得讨论到几时去?
“够了,你们俩!”萧景琰怒声以喝,帝王之威不怒自现。
陆期并未像往日那般畏缩,似是因为忍耐已到了极点。他大喊,“陛下!我实在受不了这老匹夫!恕老臣心有隐疾,再难与之共事,今日暂且回府!”
萧景琰揉揉额角,“既已如此,你就回去吧。”
李重阳冷冷地看着陆期,没再多话。
说来也奇怪,他俩自四十多年前就结下了梁子成为冤家,凡是政见,必定殊异,无一相合。
“叶相,你也知道先皇在位之时,民生凋敝,苦不堪言,现在新政伊始,若不大赦天下,以显君德,实难服民啊!”这说话直来直去,正在说服叶成云的原是马衡。
叶成云虽任宰相才短短几年,但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概,却是尽显无疑。他只微微抬了抬眼,声音没有起伏,“马大人,我闻你的一个对家,正在户部里任职?”
就这么短短一句话,便让马衡噎住了,再也说不出话来。
那些不支持减税的人,不一定有什么污浊之心尽是为了己私己利,反过来,那些支持减税的人,也不一定有什么清白之心尽是为了百姓着想。
马衡想改变赋役之策,为的也不过是打压对家,让那人少抽一点油水。毕竟户部可是被称为“富部”,其中油脂可谓是遍地流啊。
身在朝堂,有敌有友,有亲有疏,有喜有恶是再正常不过一事,结党营私,也是如此。这赋役一事,牵涉到千家万家,自然也牵涉到千官万官,帮友不帮敌,帮亲不帮疏,帮喜不帮恶,是他们的仕宦准则,也是这大千世界的“为人原则”。就如那山河大地间飞禽走兽的弱肉强食一般,是为了生存下去而使用的伎俩。
这些早已在仕途上摸爬滚打染得一身墨黑的老臣,虽觉理亏,却从不对此有任何异议。因为他们若清白自守,那便是自弃盔甲给他人做嫁衣啊!
马衡摸了摸鼻子,“叶相,那什么,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叶成云摸摸自己的长须,微微一笑,颔了颔首。
在旁咬耳低语的几位大臣见此,不由摇了摇头,暗骂那叶成云装模作样,又暗骂那马衡被抓住把柄。那高高在上大作价值评判的模样,仿佛他们是官场上多么清正高洁的好官。
“我听说,那叶成云的儿子,在兖州也是个作威作福的主?”
“这样吗?”
“哎呀被你这么一说我记起来了!好像叶成云因为自己当了宰相,所以不准他儿子做官,他儿子游手好闲的,最后当了个大地主,吞并田产,私卖盐铁,猖狂得很呢。”
“怎么没被告发上去?”
“他老子可是一代卿相啊,深得皇帝恩宠,哪有人敢惹他?再说,和那小崽子勾结的大官,都可以流成一道臭水沟了,哪那么容易告?”
“他儿子叫什么来着?”
“叶……叶浔?不,不对,好像不是这名字……叫什么来着……啊!想起来了!叶悬,叶悬!”
“叶悬?那他女儿叫什么来着?”
“他还有女儿?我怎么不记得?”
“嘘!那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叶成云啊,膝下本有一儿一女,十多年前赤焰之案那会儿,他女儿自缢了,到现在,估计没多少人记得了。”
“被你这么一说倒是想起来了,听说当初叶成云虽然只是个从四品的翰林学士,但他女儿却是个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闺秀小姐,朝中不少青年才子或是官家少爷都抢着要娶她。啧啧,这么宝贝的一个女儿死了,也难怪这叶成云现在阴阳怪气的。”
“他看过来了……是不是听到咱们在说些什么了?”
“没事,他啊,就是陛下的一条狗,陛下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为了他那相位坐的久些,他才不会跟人结仇呢。”
私语至此,声音也低了下去,围着的几人,随意地说了几句,也便三三两两地散了。
萧景琰自然不知这几个看起来对赋役讨论得火热的正直之臣不过是在谈些他人的屑屑八卦,直慰几声“爱卿辛苦了”,任他们自行离殿。
时至酉时,嘉和殿才真的没了人,萧景琰喝着水,按了按额上的穴位,心中一片疲累。
外面的月亮已从树梢一点一点地攀跃至中空,皓华流泻,只可惜身侧无人共赏。
算起来,与小殊也有四日没见面了……
萧景琰苦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今四日已逝,岂不是又已过了十二华年?
他摸上心的位置,原来,这就叫瘾啊。
第二日用过午膳后,没叫除了列战英外的任何侍卫跟着,萧景琰便赶去了苏宅。
修缮的进度只完成了一大半,但好在,已大致能迎客了。
蔺晨坐在石椅上,给飞流编着草环,甄平和黎纲一同站在院子里指挥着工人修葺檐下栋梁,苏宅的每一天,都是平静祥和啊。
萧景琰低叹一声,踏入门内。
蔺晨只抬头看了一眼,便又低下去继续专心致志地编着草环,见此,萧景琰只能转向飞流,“飞流,你苏哥哥在屋里吗?”
飞流的目光没从草环中移开,只点了点头说,“在。”
萧景琰刚点点头打算直入屋内,却没想到蔺晨在此时大喊一声,“好了!”
原是草环编完了。
飞流喜笑颜开地接过草环,也没躲闪蔺晨蹂躏他头发的大手。
“小飞流,喜不喜欢呀?”蔺晨笑眯眯地问他。
飞流把草环抱在怀里,慎重地点了点头,“喜欢。”
说完,他就紧抱着草环跑进了屋内,一边还喊着,“苏哥哥,苏哥哥,草环!”
原是,为了给梅长苏的。
蔺晨一愣,低笑着骂飞流“没良心”,一边翩翩踏入屋内。
萧景琰看着他们,心里不知为何柔软起来。这般悠闲自在的日子,随性自然的交往,在他登基称帝后,或者说,早在他参与夺嫡后,已再难享受到了。
他也随着二人进入屋内,却见梅长苏正在榻上写着什么,一见他来了却又立刻装作随意地收起来。
萧景琰虽觉疑惑,却不好多问。小殊有他自己的生活。也有,他自己的秘密。
飞流跳到榻上,把那草环给梅长苏戴上,一边笨拙地称赞着,“苏哥哥,好看。”
蔺晨笑着说,“早知道飞流是要送给你的,就编的难看些了。”
梅长苏挑了挑眉,“怎么?”
“飞流是小没良心的,你是大没良心的,给大没良心的当然要比给小没良心的难看些啊。”那调笑的神态语气,无不显示着二人的亲密无间。
梅长苏也不禁低笑着暗骂,“你大爷的。”
蔺晨笑了笑,却也不再闹他,反是拉着飞流下榻,“行了小飞流,咱们还是快出去吧,你苏哥哥要和大水牛商量事情呢。”
飞流懵懂地“哦”了一声,也不管蔺晨了,咻地一声轻功离开。
“哎哎哎你还真没良心啊?!飞流,等等我啊!”蔺晨大叫着,用轻功追了上去。
梅长苏见此,摇头笑了笑,然后转向萧景琰。
“今日怎么得空来我这苏宅了?”
“四天没见你了,想得紧。”萧景琰说的直率,也不顾那听的人是如何想法。
梅长苏习惯了他的直白,不做他想,“你倒是算的仔细。”
萧景琰上榻,略掀衣摆,然后从容坐下。
见着对面那人的一举一动,梅长苏不由感慨,“你真的已是个帝王了啊。”说完,他才注意到,萧景琰今日来此前,竟是连龙服也没换。
“若让他人知道这榻有帝王坐过,想必定能卖出个好价钱啊。”他揶揄着说道。
萧景琰只微微一笑,“若让他人知道你是我的挚友和谋士,想必你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梅长苏略眯了眯眼,声音低沉,佯装微怒,“你要卖我?”
“哪舍得啊。”萧景琰笑着,“你若被人买走,我只能拿这天下来赎了。”
“赎罪,还是,赎我?”
“自然是赎罪。”
梅长苏得到想要的回答,满意地点头,“不再感情用事,景琰,你已经是个真正的帝王了。”
是吗?萧景琰苦笑。“若真如此,只是有一事相求,”他握上梅长苏的手,“小殊,等我用这太平天下向你赎完罪,你在下面,等着我一起走,好不好?”
如果无法并肩走完人间路,若能骈行共走黄泉路,也是此生无憾了。
梅长苏一愣,“景琰,你魔怔了。”
萧景琰就那样一动不动地看着他,眼里星光暗灭,好久没说话。
最后他终于别开头去,声音低沉,“没什么,只是可能老了。”
所以再也,禁不起折腾了。
梅长苏安抚地拍了拍那覆上他掌心的手掌,“行了,先不说这些。”他学着林殊的样子明亮地笑了笑,“我林殊现在不是还陪在你这大水牛身边嘛,哪那么容易走?”
萧景琰勉强一笑,“不叫我景琰哥哥?”
“……不叫。”
“可我大你两岁。”
“我既然以前不曾这么叫过你,而今更不会这么叫。”
梅长苏淡淡地回答。
萧景琰宠溺一笑,“你呀……”
梅长苏不管他,起身拨拉了下火盆,随后回榻,正襟危坐。
“行了,今日你来找我,想必是有事要相议吧?”
萧景琰一愣,随即歉疚地摸了摸鼻子,“蔺晨说你不疑思虑过多,可我实在难以定夺……”
“是赋役一事吧?”梅长苏消息灵通,先于他道出了答案。
萧景琰点点头,“虽然赋役常由户部掌管,但今时不比往日,落子的每一步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再三忖度才行,故而我把此事上提,交由各大臣讨论,没想到分歧颇大。先皇之时,穷兵黩武,国力凋敝,隐有衰颓之象,传至我手上之时,大梁已是积贫积弱,国库虚空,若不补充朝中钱资,各法各令实在难以推行实施。比如今年豫州雪灾一事,朝廷为调出那二万两,甚至停了修缮皇陵的工程。除了豫州之外,还有不少州郡受灾,若要赈灾,国库定要充足,然而今,正是国库不足而州郡多难啊。”
他说到最后,不由叹了口气。
梅长苏沉默了小半会儿,“我知你苦。但是这赋役,不减不行。”
“为何?”萧景琰不解,无意中提高了音量。
梅长苏深吸一口气,“《尚书》曾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若不归,国从何立?民若不顺,国从何定?民若无恭,国从何安?民若无惠,国从何强!景琰,这君舟民水的道理,你是再知道不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新政伊始,若不大赦天下,轻徭薄役,百姓恐会滋生怨怼,流言亦会丛生难遏。反之,若减税免役,使民休养生息,民富自然国富,民定自然国定。国本巩固,吾国中兴也可指日而待了!”
萧景琰摇头反驳,“我自然知晓民乃国本的道理,但是现在情形不比往日,既非太平盛世,又怎能等夷论之?治国切忌师古,施行改革切忌墨守成规。而今国力疲弱,若要中兴自该行中兴之法,当成效已见,国力强盛后才可再行盛世之法。你言民富自然国富,反过来又何尝不是?国富才可民富啊!今中兴之机,当务之急乃是先使国富,而后推行良策,自然可使民富。如此,两两俱富,两两俱安,岂不是上道?!”
“百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胼手胝足,面朝黄土,背朝青天,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遭水旱天灾,豪强逼压。你若不减,如何抚慰他们亟盼轻税之心,如何让他们定心锄耕劳作?!无心田事,粮产不及,粟米价高,百姓哄抢,天下大乱,国政难行,敢问陛下,如何能富,如何能安?倒是大梁,将先四分五裂,岌岌可危也!”
“今豫州雪灾,民心不振,若无朝中银两用以救济,将会如何?人心不稳,事端滋生,流民四散,危及国本!然赈济之金从何而出?出于国库。国库钱财从何而来?来于税收。而今府库输入少,输出却多,长此以往,恰若根腐木枯,大梁定会中空朽坏,大厦将倾!与你所言,虽是殊源,岂非同归?!”
“虽则如此,自先皇行繁税之策,百姓民不聊生,田地买卖、豪强兼并致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岂非国之毒瘤大害?!农夫无田,游民渐生,动乱四作,揭竿起义,是谓下而从暴秦灭亡之旧例矣!”
“今百废待兴,土木修建迫在眉睫,修渠拓河亦为要务,府库不盈何以兴工程,减民灾?况我天朝泱泱大国,历有藩属,国库不足何以远扬国威,显德内外?!最为重之,若府库亏空,国力不足,北燕、大渝若乘此之机一举进攻,大梁无钱养军养粮无钱造刃造盾,何以抵抗那踣铁马蹄,何以抵抗那浩荡大军?!!!”
这一番据理力争下来,两人皆是瞪着对方,喘着粗气,各不相让。
一人为国,行的是国道,因为他是帝王;一人为民,行的是民道,因为他是儒士。无论何者,为的不过是这个天下罢了。
只是这天下,属国属民,又有谁分得清呢?
第八章/金陵风起
萧景琰曾听黎崇老先生讲过,争论之精之妙,不在谁赢谁输,而是两人是否真正理解彼此是否辩论得酣畅痛快发挥得淋漓尽致。若风云际会,冠圜冠、履句屦、缓佩玦的儒士齐聚一堂,你争我辩,你言我语,舌战群儒,思想交汇,火花碰撞,当真是人生极其快意之事,胸中块垒心中郁气亦得以一消,不必杜康酒浇!
但萧景琰也亲眼见过嘉和殿内,那些世事见惯的老人辩得口干舌燥,胡须抖动,怒发冲冠,满脸通红,这种情况下,又有何快意可言?只不过徒增闷气罢了。
他没想到的是,他和梅长苏属于第二种。
萧景琰此时就抿唇瞪着梅长苏,屋内空气仿佛停止流动静滞原地,一圈圈地缠绕勒紧心房,让人透不过气来,只余一阵又一阵的酸涩疼痛。
潮起又潮涌,一叠千层浪。
终究是,意难平……意难平啊!
萧景琰深吸一口气后转过头,目光暗沉地盯着在旁尽情燃烧着的火盆。 哪怕再想忽略,但一室寂静中,所有些微的声响都被无限放大捕捉入耳——噼啪、噼啪、又噼啪,一声又一声,仿佛一生又一生。
时间在凝滞的沉默里如蚂蚁爬行而过,萧景琰用眼角余光盯着梅长苏,看着他微抿双唇,看着他紧捏衣角,看着他脸色苍白,明明是那人心受煎熬,可似针孔般细密的心疼却一针一线地,在他的心上戳出了个“苏”字——每一横每一竖每一撇每一捺,都在往外汩汩冒着鲜血。疼痛,却又情愿。
欠他的。
到底是,我欠他的。
萧景琰想着,突然就笑了。笑得刺眼。
他站起身下榻,艰涩的声音划破了凝绝的空气,让人更觉闷痛。
“蔺晨说了,你……不宜思虑过多。我先去庭中散散心,你好好休息。”
……
梅长苏死死盯着萧景琰,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散心?休息?
喉间似涌上来一股血沫,他抵牙咽下,却仿佛被一路烫伤了肺腑。
渐生的疼痛让梅长苏身形一晃,仿佛心中所有隐怒都被戳得泄了气般,他再也抑不住地用尽全身力气大吼,“萧景琰,你给我站住!”
这一声恰如天崩地裂,震得萧景琰身形一僵,停下了脚步。
“萧景琰,你是大梁帝王,不是户部尚书!如何充盈国库,那是是户部要管的事情,不用你来为他们操这份心!你有你自己要承担要决定要想办法的事情,而那些事情,远比钱粮更重要。你明白吗?!”
梅长苏眼眶微红,清癯的身躯不住颤抖着,眼中似是郁愤似是哀恳。
萧景琰就在门口那样看着梅长苏,眸光浮沉。他忽的一笑,暗含苍凉,“小殊,你说我是帝王,有自己要决策的事情,要照顾整体考虑全局。可是啊,”他指了指门外的大好河山,“我既坐上此位,便与这天下息息相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又有什么事情,是真的与我这帝王无关的呢?”
梅长苏顿时僵在原地,愣愣地看着他,一时无言。
萧景琰没再回头,衣袂带风地大步走出了门。
“萧景琰!景琰!”背后,是突然清醒过来的梅长苏在大声喊他。
可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犹豫地继续往前,一步未停。
初春冷冽之风带远了背后的呼喊,他自然也不知,在他身后,在那屋内,那人早已面容扭曲,双眼血红,骇人之极。
庭中寒风飒飒,叶落一地,萧景琰只不过走了几步,就发现树下站着一人。
面带寒霜,眸似冷云,原是庭生。
“庭生,你怎么在这儿?”萧景琰走过去,惊诧地问道。
庭生的声音微颤,带着少年特有的沙哑,“两月后便要离京,我舍不得先生,先生便让我这两月里得空就来陪陪他。”
萧景琰拍拍庭生的头,“你也是个念旧情的孩子啊……”
只这么一摸,他就感觉手上寒意甚重。又见庭生牙齿打颤,也不知在这站了多久了,初春料峭凉意似要渗进骨里去。
“什么时候来的?站了多久了?怎么不进去?”他隐隐责怪,又难掩心疼。
庭生抬起头直直地看着他,随即又低下头,微抿双唇,“刚来没多久。听见义父和先生……在吵架,没敢进去。”
萧景琰一愣,随即眉头轻皱,“我和他没吵架。”
庭生神色仍沉沉如阴云,不知是被冷得,还是心头不快,又或许,他向来都是如此。
“义父,先生他……身体不好。”最后,他憋不住地说出了这句话。
萧景琰一闻,却忽然沉默了。
“呼呼——”庭中的风声似是变大了。
残风卷落叶,天地渐肃杀。明明是初春,却不知为何,阑珊如寒秋。
在除了风声还是风声的寂静中,庭生听见他的义父回答:
“我知道。”
还没待他开口,萧景琰又摇了摇头,“可是,这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庭生的声音很是艰涩。
萧景琰隔着那一大片如无家可归的孤儿般空旷的空地,回头看了一下那只不过十几米远的屋子,声音在风中有些飘忽。
“情理二字,就如阴阳两仪,相生相克,各执一极。情不能屈于理,理也不能屈于情。这理之一字,就如铮铮铁骨,可断而不可弯。我和你苏先生……理念不同。纵然情深似海,也不可为了这情之一字,而放弃了自己的信念。不然,这不只是辜负了自己,也是辜负了对方啊……”
这两人都是笔挺如松竹的君子,即使争锋相辩,也是宁论得不可开交也不愿对方折腰苟同。
要么就赢得光明磊落干脆彻底,要么就输的一败涂地心服口服。
这一回,换成庭生沉默了。
萧景琰到底怕庭生着凉,想着自己被寒风一吹,也差不多冷静下来了,便拍拍庭生的肩,“外面冷,进屋去吧。”
庭生望着萧景琰永远挺拔如山的身躯,抿着唇点了点头。
屋内,梅长苏坐于火盆旁,面色苍白。
他看见庭生跟着萧景琰走了进来,轻咳几声,便招呼庭生坐到自己身边来。
“怎么冻得这么厉害?”他摸了摸庭生的手,冷的很。
“外面凉,他站了好一会儿了。”萧景琰也在火盆旁坐下。
庭生乖顺地坐至梅长苏身侧,“先生,你没事吧?”
梅长苏讶异地反问,“我能有什么事?”
“你刚刚和义父……”
“不碍事的,只是各抒己见罢了。”梅长苏笑笑,“他啊,从小就是这牛脾气,我早就领教惯了。再说,”他摇摇头,“我这身子现下已好了很多,没以前那么虚弱。庭生,你苏先生,可不是什么弱不禁风的小女子啊。”说至最后,他笑出声来。
庭生难得一窘,咳了一下,转入正题,“先,先生,你刚刚是在和义父讨论赋役一事吗?”
“正是。”梅长苏点头,“怎么,庭生有什么想说的?”
“我曾偶然听几位大臣辩过,如醍醐灌顶,感触良多。那时心里隐隐绰绰有个想法,只是不太成熟,而且觉得义父应该自有揣度,所以不敢妄言。方才听见你们相辩,我心中已有陋见,虽为瞽言刍议,无增裨益,但还望先生和义父帮我找出缺漏谬误之处。”
萧景琰摇头笑笑,“你这绕来绕去是和谁学的,我可不记得我教过你啊。”
梅长苏倒是不在意,起身以士礼对庭生作了一揖,以示敬重。“请。”
庭生点点头,开口说道:“我大梁自初建以来,便行租调法、均田令,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有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这本是为减轻耕者负担,促其兴于农事。可而今隐丁漏口,户籍散失,有田者不纳税,无田者仍要负担的情况日益严重。再加上贫农上交不起税赋,下又遭豪强占田亩,破产逃亡或沦为富翁佃户者兼而有之。税制不改,终成大害。”
梅长苏点点头,萧景琰倒也没沉下脸,只是似笑非笑地问庭生,“那依你所见,该当如何?”
庭生顿了顿,声音低沉有力,“而今之计,唯有行夏秋法。”
萧景琰倒是起了极大的兴趣,“哦?何为夏秋法?”
“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如此明确时间,不仅可提高征税效率,还可改变各别官吏不正当长期征税的情况。而且,耕农分两次缴税,不必一次性支付过多,留有较多转圜余地,可凭余钱购买种粮,如此循环往复,当为正道。”
梅长苏与萧景琰转头望向彼此,相视一笑。
“仅为如此?”
庭生难得笑了笑,“当然不止。”
他站起身,如金属般低沉的声音震荡乾坤,威慑寰宇,“夏秋法若要革旧制弊端,那据丁征税不得不改。依我之见,不如按‘户’征税。无论主户还是客户,只要有田亩有资产,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依据丁壮和财资的多少定出‘户’。接着,按户定等,按等定税,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收税,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杂税杂役,‘量出制入’,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如此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仅可减轻百姓负担,简化税目和手续,还可充盈国库,增加朝廷收入,富国又富民,岂不两全?!”
他说至最后,意气难掩,双目耀光,恰如寒剑出鞘清光映水,又如水底蛟龙腾跃而上,青天鲲鹏万里遨游,真是九州为之一惊,沧海为之一动。
梅长苏从庭生的言论中回过神来,眸光清亮,似见蚌珠。他拊掌大笑,“妙哉,诚是妙哉啊!”
如此精奇之言若为瞽言刍议,那真是举世皆瞎世人皆聋!他在心底忍不住一再赞叹,“庭生,你师从何处?”
庭生得到先生夸奖,难得羞赧一笑,“秋成老先生。”
“秋成?这名字甚是耳熟啊……”梅长苏思索着。
萧景琰自方才起面上的笑容就没落下过,似是自豪似是惊讶似是叹服。他拍拍梅长苏的肩,朗声笑了笑,“秋成或许你识不得,秋不变才是他在江湖上行走的名号。”
“秋不变?!”梅长苏一惊,看向庭生,上下打量,最后长叹,“难怪,难怪啊!……也只有秋老能教出这等有经纬之才匡世之志的妙人啊!”
萧景琰接着说了下去,“一年前你上战场后,庭生就无人教导。我本想让叶相做他老师,毕竟叶相当年教过皇长兄,本身也是个博学多识的儒士,由他来教庭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不过啊,”他摇头笑了笑,“庭生以叶相忙于政务不便教导为由拒绝了我的提议,后来又不知他是用了什么办法,竟请得动琅琊儒士榜上仅次于黎崇的秋成老先生来做他老师。不过而今看来,秋不变的确是名不虚传啊!有他教导庭生,我也放心了。”
梅长苏想起秋成,不由想起恩师,感慨万千,“当年南黎北秋的名号可是传遍大江南北啊,先师曾于卢顶山上与秋成老先生饮酒对弈整整三个日夜,最终仍不分上下。只是可惜,而今只剩下秋老先生一人了……”
“是啊……当初,秋成也不甚闻名,只在民间游玩,兴致来了便随意点拨他人一二,即使不收为弟子,那些有幸之人日后也是显耀于世。直到十年前,朝中有人引荐这位才子,他却拒官不受,说此生不求步入仕途荣达显贵,只求这浮游一生初心不变。好一个不变啊,不变高节,不变初心,不变远志,这当为全天下儒士的榜样啊!”萧景琰称赞着,却隐有叹息。
梅长苏拍拍庭生的头,“你有秋成老先生为师,实为大幸。秋老先生纵览古今,又能深加思辨,化为己用,顺时创新,比起我来,实在不知高出几倍啊!你既被收为徒,该尽心服侍,听其教诲,如此才不负他尽心教导的恩德。”
庭生点头以应,“先生,我明白的。”
梅长苏笑了笑,“好孩子。”
景琰已登基称帝,留有子嗣;庭生已寻得新师,受其熏陶;故人一一安好,梅长苏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只是……
梅长苏似想起了什么,神色凝重,良久后终付为一叹。
第二日早朝上,祺王庭生就赋役一事慷慨言论,意气激昂,朝堂上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最后梁帝萧景琰采纳其议,称其扬榷古今,辨析利弊,顾国顾民,实乃良策,孝期一到,当即执行。
祺王的名声就此奏议,彻底打响,大街小巷无不在称颂着祺王的功德,六岁小儿都会唱“祺王少年,天资英才,今世甘罗,十五封王,减我杂税,留我余粮,祺佑大梁,国祚绵长!”
然而为了赋役一事耗费无数唾沫,用尽全部心力的其他人,无论是支持减税还是不支持减税,都无人关心,无人留意。
萧景琰曾为这事差点愁白了头,叶成云为了这事曾连续十天没回过自己的府邸,梅长苏为了这事曾挑灯夜读细辨利弊,还有那在嘉和殿内辩得面红耳赤毫无形象的老臣,还有那心忧天下上书朝廷的无数文人儒士……
他们,都为此事付出极多啊!
可是百姓,他们只会看谁对他们好,只会看谁是明面上的人,从来不会细究背后那些为此呕心沥血的人,也不会细究政策之后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便是所谓的民心。
其暖热也至此。
其凉薄也,也至此。
而最为悲哀的却是,无论民心向谁,他们这些高位者都不容辜负那万千黎民。所有苦,都要咬牙吞咽;所有泪,都要仰首流回。所有称赞,都让英雄戴上桂冠;所有委屈,都让失败者含血承担。
庭生天资英才,自然担得起那些无上荣光,只是……
皇长兄,我怕是让你失望了啊。
庭生都能想到的办法,我和众卿讨论了三个月都没讨论出一二。
你常说,“詹何曾对答楚庄王,‘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此实乃千秋万世治国之道。”
可是这偌大的天下,又岂是说守就能守得住,说治就能治的好的?
若只要君主心怀仁德,明法弘礼,清正自守,这天下便能海晏河清,政通人和,繁荣昌盛。
那也未免太过轻易了……
轻易得像假的一样。
皇长兄,可惜我花了许多年,才明白这些不过是些空话。
天下不是儿戏,治国也不是纸上谈兵。像詹何那些人,他们从不曾登上皇位,从不曾站在我现在的位置看这溶溶月色,看这个我倾注了万千心力的天下——他们,又怎知守业之艰、光兴之苦?!
……
萧景琰站在窗前,负手望着那皓月当空的夜色,心绪动荡,许久无言。
第4节
恋耽美
正文 第4节
同类推荐:
我才不会爱上什么徒弟/太上忘情、
骚穴插入特集(脑洞肉段,粗口向)-v文、
乐可(完结+番外)、
他超霸道的 完结+番外、
男生宿舍被调教的小伪娘-v文、
皇上在奏折里夹话本看、
深度开发1v3、
轮流发生性关系(双性/NP/产乳/生子/QJ/LJ/人兽)-v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