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来他与嬴稷之间的关系不那么融洽,担心过去将嬴稷气出个好歹来;二来也要为自己的孩子考虑,留在咸阳机会总比去雍城大一些。
这样两个人说要在学校任职,赵馨欢迎还来不及,怎可能拒绝?
她根据二人擅长的本事,请二人根据现今市面上,以及他们自己这些年的所得所悟,从低到高编撰出来十多本课本与兵书。
这些书,将会是这所学校的基础。
而等范睢与白起放出风声后,之前那些到了年纪辞官养老的人,也都蠢蠢欲动起来。
既然已经确定这所学校的开办势在必行,只要脑子不笨的人,就会想办法抓住这次机遇,而不会眼睁睁看着这次大好的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
全面的学校,招收的学生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这些学生只要不是愚不可及,从学校出来后都将成为秦国的栋梁之才,为秦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尤其是前几批学生,前途肉眼可见的远大。
而若是能成为这些学生的老师……
其他不说,自己的后辈就算不成器,总也有几分人脉可用,不至于落得穷困潦倒的局面。
因为前来报名当老师的人太多,赵馨都快忙不过来了。
为此,她连墨家、农家和道家那边都没怎么关注了,几乎每天都在忙着筛选合适的老师。
这个过程是非常繁琐且枯燥的,因为老师这个职业,天然具有权威性,若是不好好挑选,一旦遇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受到伤害只会是无力反抗的孩子。
何况这时候非常讲究尊师重道,老师的地位几乎等同于父母。
父母没办法挑,老师却可以。
有时候一个老师的好坏,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总是要慎重的。
除此之外,学校的教材也需要找人编撰。
好在范睢最近有空,干脆带着有编撰书籍经验的吕不韦一起,按照赵馨的要求开始编撰课本。
首先肯定是最基础的用来认字的课本,表音符号肯定是要加上的,但那些需要学生辨明的文字到底该以何种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让他们学得更好更快更专注,就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了。
范睢等人想起自己幼时启蒙,直接提议拿《论语》等名家典籍当做启蒙书籍,好让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以后学得更快。
但这个提议却在一开始,就被赵馨否决了。
“这太难了,还有许多生僻字。”赵馨看完《论语》全本便止不住地摇头,“你这完全是让孩子死记硬背,效果肯定不好。”
范睢倒也不坚持:“但若不用论语,难道用《字海》?”
一口气将所有文字都学完?
赵馨仍旧摇头:“当然不行,《字海》比《论语》还不如呢。论语好歹是成词成句的,学生学起来容易联想,认识的字时常复习,记忆总比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更深刻。”
她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三百千。
所谓三百千,便是《三字经》《百家姓》与《千字文》,这三本书的内容简单好懂,且朗朗上口,关键藏着许多典故故事,用来启蒙最合适不过。
可惜三百千如今尚未成书,里面的许多典故如今都还没有发生。
想要修改吧,工程量太大,无异于重写一本。
尤其是《百家姓》这一本书,想要成书还需要到中原各国调查。
可这时候正是姓氏蓬勃发展的时候,《百家姓》里面的许多姓氏甚至都还没有出现。
有没有一百,都是个未知数。
三百千没办法使用,赵馨便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启蒙的那些课本。
她找到范睢与吕不韦二人,提出了课本内容全部以简单的故事呈现,要用最简单的文字写,但故事又必须足够有趣,至少可以吸引小孩子主动去学认字,最好还能让学生读过之后学到点儿什么。
科学知识,历史典故,做人道理……
总得沾点边儿吧?
这要求不可谓不高,范睢与吕不韦几乎发动了自己的所有门客,这段时间全都泡在了书肆,也一些见多识广的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修改一下,也许能用。
赵馨忙着忙着,相里锋那儿又出了好消息。
相里锋对钻研理论是真没什么兴趣,之前听了赵馨忽悠,倒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专注了一段时间。
但没多久,他就因为太过枯燥而变得焦躁起来。
相里悟发现后,直接找到相里锋,问清楚发电机最关键的地方和他的感悟,一番观察后,干脆将发电机的制作原理写了出来。
相里锋非常惊喜。
而且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全在动手上,归纳总结理论这方面天赋寻常,他也坐不住,于是将所有相关工作都交给了相里悟了。
相里悟:“……”
还能怎么办呢?又不能将这个徒弟逐出门外!
师徒二人干脆分工,一人专研理论相关,另一人则负责根据相里悟发现的理论知识研发新东西。
事实上,分工之后二人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很快就有了结果。
相里锋没多久就做出来了两个东西——
水车与风车。
两者运行原理其实类似,最主要的部位都是一个轮轴结构。
不过锁车以水流作为驱动力,以轮轴上的水斗盛水倒入竹筒,灌溉到农田;风车则需要手动控制轴心转动,带动轮轴上的扇叶将倒入其中的粮食按照重量分离,而后从不同出口出来。
--
第230页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
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
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
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
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
医品太子妃、
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
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