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PO原创市集
首页[红楼同人]红楼之贾赦修仙记 [红楼同人]红楼之贾赦修仙记——秋丨阑珊(1

[红楼同人]红楼之贾赦修仙记——秋丨阑珊(1

    更何况,他贾赦是荣公世子,将来是要继承荣国公府的,即使是降等袭爵,以他给景兴帝赚了那么多钱的份上,怎么得也能捞个侯爵当当的。
    王家却是与他门不当户不对了。
    而且,早就听说王家教女,讲究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简直是不可理喻。他家太太就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和他爹多年相处下来,也是无甚话可讲。
    不识字,不知时事,不懂朝中发生的事情内中深藏的深意,帮不上贾代善多少忙,又经常自以为是,做出一些自以为是的事情来,贾代善深受其苦,肯定不会同意他娶王家女的。
    而事情也果然如他所想那般,贾代善拒绝了。
    王县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心里清楚的知道,几家老亲对他们王家教女的方式很有些微辞。王县伯一直想不明白,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是圣人之言吗?他们王家以此为训,有哪里不对?
    想不明白,王县伯索性也不想了,随后又提了个意见。
    那如果把人选换成贵府的二公子呢?
    贾代善和贾代化相互看了看,依旧摇头。
    王县伯见他二人如此坚决,心知事不可为,尤其是这些拒绝的人里面,居然还有忠瑞王爷,这让王县伯很不明白,贾家的事,什么时候轮到忠瑞王出手了?不再坚持,和众人又寒喧一番,这才带上长随告辞出了荣国府外书房。
    贾代善叹道:王家这几年是越发的不着调了,动了那样的心思,还想来攀扯贾家,真不知王家人是怎么想的?
    贾代善发出这样的感叹,本也不指望有人回答,面对众人的沉默,他也不觉得得失落。
    此间事了,贾代化站起身,决定回东府去了,今天难得休沐,他老人家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外头。
    徒钰却突然问道:王大人今日是独自前来的吗?
    贾代善:
    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贾代化猛然回头,看向贾代善,眼含询问。
    许久后,贾代善才摇头:不,王大人是同他的夫人一起来的,那位现在正在荣禧堂。
    众人:
    等到贾代善赶到荣禧堂时,已经晚了,史氏和王陈氏已经口头应下了贾政和王家大姑娘的亲事了。直气得贾代善差点没吐血。
    贾代善虎目圆睁,他这一生气,那身从战场上拼杀下来的凶煞之气直扑史氏而去,吓得史氏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自从嫁进贾家,史氏还从来没见过贾代善被气成这般模样呢,可见得是动了真火了。
    史氏有些害怕,生怕贾代善一气之下废了她,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好几步。
    贾代善自认是个粗人,却从来不打女人,若不是之前那事儿,对史氏这个嫡妻还是颇为敬重的,史氏那般,也只是让他捏碎了一张太师椅的扶手罢了。
    史氏却是越发的害怕了,色厉内荏道:那王家与我们家是老亲,家世好,和政儿门当户对,嫣儿那孩子又是个知礼的,让他二人结为夫妻,有什么不对?政儿和老大一样是你的嫡子,老大占着嫡长的位子,将来这府里的东西都是他的,政儿却是什么都没有,我这个当娘的,可不得多为他想一想么?给他找个能扶持的岳家,又有哪里不对?
    贾代善早已经被史氏的这番言论气得直捂胸口。果然如玄先生所言那般,一府的当家主母,若是大字不识一个,又不知时事,于一个家族而言,是祸非福。
    然而,他有心休了史氏,却碍于嫡出的两子一女都是史氏所出,贾史两家的关系又非同其他几家,竟是无论如何也下不了这个决心,只能自己在这里生闷气。
    贾代善神色变化不断,史氏还想说点什么,贾代善却突然一回身,就这么走了。
    史氏愣住了,她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惊慌之感,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失去似的,想开口阻止贾代善离开,却哪里还能看到贾代善?
    心里的那口气一松,史氏一下子腿软了,无力的靠坐在椅子上。这个时候她才发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屋外的鸳鸯听到动静,眼睁睁看见贾代善怒气冲冲的走了,这才匆忙跑进来,就看到史氏正全身无力的坐在那里,脸色惨白,发丝已经湿了,当即被唬了一跳,忙上前扶起史氏。
    鸳鸯也不敢询问史氏出了何事,只让小丫头子打来温水,亲自服侍史氏净面,忙活了一阵,史氏这才终于回过神来,不再失魂落魄的。
    史氏捂住胸口,心下十分慌乱。她不知道贾代善为什么会反对贾政和王家姑娘的亲事,还那么生气。
    明明王家与贾家门当户对,是她的政儿难得的好亲事啊。她想不明白,只得强制自己不再去想。
    贾政下学回来见她,瞧见她这一副虚弱的样子,顿时吓了一跳。
    太太,您这是怎么了?
    史氏见自家心爱的小儿子在关心自己,心里熨帖不已。
    她笑道:我没事,大概是受了些风寒罢了。想到刚刚给贾政订下的亲事,忙笑着把这件喜事告诉了贾政。
    贾政听后,打从心里是高兴的。他是家里的嫡次子,大启朝奉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全部祭田,功勋田,以及七成以上的家产,余下的三成家产中的两成,由其他的嫡子平分,庶子则是平分剩下的一成。
    想到如此喧赫的荣国府,最后与他几乎没有一点关系,贾政每次都会被气得心脏疼。
    那是真心疼啊!
    等到将来贾代善致仕,贾赦继承爵位后,他就要带着家人搬到后巷去,从荣国府嫡次子,沦为贾家旁支,再到几代人后,他的这一支,就会变成远房旁支,和荣国府就再没有多少关系了。
    这让心怀高远的贾政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第34章
    然而,世情如此,他除了祈祷贾赦出个意外,不能继承荣国府,竟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不过史氏告诉他的这个消息,却是难得让他在把自己心疼死前,高兴一回了。
    如果真的和王家的大姑娘成了亲,王家给的嫁妆定然是十分可观的,将来即使他不能科举入仕,只能靠着祖荫,当个富贵闲人,有了王氏的嫁妆在,他这一支的人总不会被饿死的。
    若是运气好些,能得到某位皇子的赏识,混点从龙之功,荣华富贵还能少得了他吗?
    越想越激动,面对替他订下如此好亲的史氏,贾政自是孝心满满,对史氏嘘寒问暖,还难得的陪她用了晚膳。
    眼见着贾政听到与王家结亲之事如此高兴,史氏方才被贾代善吓到后,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她确信自己做的并没有错!
    消息传到贾代善的耳朵里,对次子贾政更加失望了。
    贾代化摇头,训斥道:那王家是个什么样的,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就是个填不满的巨坑,自打和甄家一起搭上了五皇子,行事越发的不着调了。从龙之功是那么好得的么?这种事,他竟也掺和进去,是嫌自家人脖子上的脑袋太轻了吗?
    贾代善叹气:这些事,我何尝不知?只是如今史氏和政儿鬼迷了心窍,哪里是能听得进人劝的?我若是多说几句,怕是还会以为我是看不得他们母子俩好呢!随他们去吧,将来若真的走到了那一步,至少能保住赦儿这一脉,若实在不行,大不了我豁出这把老骨头,把北边的那帮子蛮人再撵远一些,多挣点军功,总能为贾家挣出一条生机。
    贾代化叹气,他心知史氏是个什么性子的人,他这堂弟又是个重情义的。史氏是他的发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嫡子,史老侯爷当年于他有恩,让贾代善休妻是万万不可能的,能做到将人软.禁在府里,已经是贾代善能做出来的最大让步了。
    因此贾代化也不再劝,宁荣两府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来如果真的要走到那一步,他们兄弟两个就多多立功,总能给小子们挣出个生路来。
    史氏发现贾代善果真不再反对贾政和王家姑娘的亲事,虽然心下惴惴,到底还是高兴的,抛去这些烦恼,史氏和王陈氏商议定,便请了冰人上王家正式提亲了,六礼也开始走了起来,两家商议,今年秋闱后,不管贾政中没中举,都会给一双小儿女挑个上好的日子成亲。
    于是,问题来了。
    时人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表现在终身大事上,就是长兄未婚,弟弟如何能专美于前?
    在荣国府,贾赦是嫡长子,是世子,无论是在排序上还是在地位上,贾政都不可能越过他去。
    如今贾政订亲,眼看着就要成亲了,贾赦的终身大事却还没有着落呢。别人倒没觉得如何,史氏和贾政却是急了,生怕和王家的亲事会因为贾赦没有成亲,而被迫延期。
    不得已,史氏便也催着贾赦将亲事定下来,甚至硬着头皮去求了贾代善,请他出面劝说贾赦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
    前儿不是听说张太傅有意将嫡长孙女嫁给赦儿嘛,若是真的,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事儿!
    贾代善皱眉:此事八字都没一撇,你莫要胡说,没的坏了人家姑娘的闺誉,张家可不是好惹的人家!
    史氏满脸的不以为然,还想再说什么,贾代善又道:赦哥儿的亲事,你莫要管了,你自去准备政儿的婚事吧。
    可是
    贾代善不愿意再听她说,摆了摆手,便让史氏回去了。
    自从知道史氏和贾政与贾赦的关系并不如何,且史氏对贾赦这个长子似乎恨极了,这让徒钰很是放心不下,于是他除了在贾赦的身边放上两个暗卫保护外,还将他私底下培养的护卫拨了两个过来,呆在史氏和贾政的身边,打探消息。
    而事情也如他所想的那般,史氏果然不安好心!
    这算什么?这位是想在他的脑袋上种草吗?
    于是,就在当日,荣禧堂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史氏有些战战兢兢的避在屏风后头,贾政趴跪在地上,背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湿了一片。
    徒钰却还在那儿慢条斯理的呷着茶水。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贾政身下的地面早已经堆了一摊水了,可见直面徒钰时,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终于,在史氏就要支撑不住,软倒在地时,徒钰开口了:本王因何会与赦哥儿成为师兄弟,与赦儿的关系如何,想必你们二位都是最清楚的。本王便不再一一缀述了,只是本王那可可爱爱的师弟,竟是因为居长未婚,挡了亲弟弟攀上高枝岳家的道,却要被你们逼着成亲呐,当真是令人生气呢。
    在京城,谁不知道忠瑞亲王是最不能惹的人物?这位爷,拜了一位厉害的师父,和师弟几次献上好物儿,极得景兴帝的心。说是简在帝心,都是轻的。
    手上又继承了先忠瑞亲王的势力,在大启,真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许多有识之人,或是知道一些天家秘辛的人心里嘀咕不已。
    别看这位现在被过继了出去,看似已经与大位无缘了,到底是景兴帝的亲子,只要这位能狠得下心,最后谁能登上那位子,可就很难说了。
    几年来,徒钰修行有成,潜意识里早已经把自己和平常人区分开了,修行之人视凡人为蝼蚁,言行之中自有体现,加之多年来身居高位,积威日重,那气势,不发则已,一发出来,总能压得旁人大气都不敢出。
    此时他这一开口,不说史氏,贾代善都不敢出言反对。
    事情就此一锤定音,再没有人敢以贾赦居长却未婚,挡了嫡亲弟弟婚事为由说三道四!贾代善一声令下,贾政和王家姑娘的亲事正式走礼。
    婚礼定在了这一年的十月,原是想着贾政秋闱顺利,考中举人后成亲,来个双喜临门,人生四大喜独占其二。
    谁知等到秋闱放榜时,贾政却是名落孙山。虽然其中出了这么大的批漏,但婚期已经定下,女孩儿的名声和花期可等不及,再加上贾政是荣国府的二公子,王家也怕这么一位乘龙快婿跑了。
    即使没了金榜题名的锦上添花,王家也不可能把这桩婚事往外推。
    婚礼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随着贾政的成亲,到底是有家世的人了,贾代善这几年将重心放在了荣国府后院,和家族子弟的培养上,对于史氏的一些手段了解不少。
    一旦撕开了这个口子,有他和贾赦全力支持的唐姨娘掌握中馈,史氏再想一手把持荣国府内院,插手家中男丁的教导,是再不可能了。
    此事一出,贾代善对于荣国府的事务也产生了懈怠,如今贾赦已经能够独挡一面,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又有忠瑞亲王在旁守望相助,把荣国府交给贾赦,已经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在贾政成亲后不久,张老夫人终是挣不过天命,在贾赦为她调养身体多年后,最终还是驾鹤西去,丧礼过后,贾代善直接上书致仕,扶灵回金陵祖籍守孝去了,同行的,还有贾代化。
    爵位自然传给了贾赦和贾敷。
    对于宁荣两位国公爷的离去,景光帝早有心理准备。好在这几年,贾赦和贾敷用他他的自身,证明了自己是有能力承继荣国府的。
    因着贾代善战功赫赫,贾赦自己在这几年中,也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最重要的是,自从贾赦和徒钰成为师兄弟后,给景兴帝的私库赚了多少钱,别人不知道,景兴帝自己心里却是一清二楚的。
    景兴帝直接下旨,许贾赦不降等袭爵。
    自此,贾赦成了新一任荣国公,和降等袭了一等侯的贾敷一起,担起贾家的担子。
    在回原籍前,贾代善不顾史氏的强烈反对,做主亲自为贾赦和贾政两兄弟分家,只是贾代善和史氏都健在,兄弟两个说好,分家不分府。
    在贾代善扶灵回原籍后,宁荣两府也是紧闭府门,专心守孝。
    第35章
    倏忽间,三年的时间一闪而逝。
    贾代善年纪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生之事重视了起来。
    他本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铁血将军,一身的荣光,都是由那一身的伤痛换来的。
    年轻时没觉得如何,年纪一大,病痛便开始找上了他。
    不过他并不觉得如何,自从年少时跟随父亲出征时起,他就知道,做为军人,马革裹尸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能够活到如今的年纪,贾代善已经很满足了。只想着等到致仕后,要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了却余生。
    不过,等到贾赦拜了玄元子为师后,在接触间,他自是看出来,玄元子并非常人,在贾赦时不时拿出些好东西后,贾代善的身体被调理了一番,心思也活络了起来。或许,有这位玄元子在,他也能健健康康的多活几年呢?
    贾代善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心中存了念想,在守完母孝返回京城后,他就和贾代化来到玄元子闭关的那座山,在山脚下结庐而居,专心等待玄元子出关。
    他本想带史氏一同前来,谁知史氏拒绝了,反倒是唐姨娘主动提出要随贾代善同行。
    恋耽美


同类推荐: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呕吐袋(骨科,1v1)扶她追妻性奴训练学园(H)被丈夫跟情敌一起囚禁操玩(强制 1v2)欲女绘卷(nph)被自家超色的狗强奸,好爽....[完][作者不详]【崩铁乙女】总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