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武器思维胜了一局。在二战中苏联成于这种思维,在冷战争却又败于这种思维。在冷战中,苏联怎么看都是进攻一方。庞大的装甲集群,以及为这种装甲集群提供后勤的工业体系也是史无前例。欧美战略家曾无奈的进行多次推演,一旦苏联的坦克发动进攻,哪怕是原子弹轰炸也只能做到迟缓。
到了1950年,苏联拥有5颗核弹,美国有369颗。双方核武器均没有到达毁灭人类文明的恐怖地步。而就是这个时候美国陷入了朝鲜战争,陷入朝鲜战争后世界上最慌乱的国家是西欧那些北约国家。当传出美国要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弹后,西欧国家几乎是指着美国的鼻子骂了?不是西欧国家良心。
而是中国当时这个大农村,你美国常规武器库搞不定准备核武器洗地,你核武器有几颗?中国幅员辽阔,万一美国你核武器都搞不定,(中国不是日本不是两枚核弹就能炸崩盘。)核按钮按的疯狂了投了个几百颗,这时候苏联发动世界革命了,在装甲武器数量占据优势,而核弹数量由于红色阵营的领土庞大,可以稀释核打击力度。而且还在亚洲战场开辟战线。这是坐等世界岛被共产主义拿下的节奏。
冷战中苏联绝对是进攻的一方,一旦发生全面战争,在相互交换的过程中北约一两件武器先进,但是挡不住,没错大规模战争就是交换的过程,武器未能拉锯成绝对的代差。双方在前线的兵力就是消耗的。
但是苏联这种思维破产了,因为全面战争没有爆发,取而代之的则是世界上小规模冲突。美利坚就尝试用二战的思维来解决过两场局部战争,第一场就是朝鲜战争。第二场就是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几乎是把美国打怂了,直接在冷战对抗中处于下风,要不是美国经济健康缓过来。
然而在阿富汗苏联犯了同样的错误,用打全面战争的体制对付局部战争。局部战争的时间拖长了最后被达成了消耗战直接把美国拖垮了。苏联武器的战略就是消耗的,至于消耗当然是要和主要对手,北约消耗,至于放在帝国坟场,和那帮土包子消耗,这到底是什么事?
而几乎是同时期,美国到是从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看出来门道,当然更早是从中印自卫反击战能看出来影子。虽然也是大兵力,但是绝对优势的火力将过期弹药打完,将越南北部基础设施炸完,将工业拆完,直接回家,一点都不啰嗦。然后在边境占据两个有力防守的地段在边境上反过来消耗越南。
这种只碾压不消耗的战争方式真的很吸引眼球。
美国可谓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然后认准了武器发展思路。也就是大力研发尽可能的先进武器,然后和那些作战体系都不完善的小国家作战,一方面武器上占据了半个代差的优势,另一方面小国家的作战体系不完善在同水平上弱了半个代差,直接拉锯了一个代差。
一个代差彻底拉开,那就是碾压,零伤亡不存在消耗,都是这样一只规模小,战斗力强的军队,对世界上一个个小国进行了绝对压制。干涉的成本降到了最低。阿富汗帝国坟场拖死大国的悲剧被避免了。但是专门打小国的兵器,要是对上冷战转为热战的国防体系完善的苏联,这种思路的结局和二战的德国死的没两样。
当冷战结束后,没有大规模作战威胁的美国,直接就是这种思路。顺分顺水的到达了二十一世纪。想打谁就打谁,以至于整个世界的军事发展思路都被带入了武器越先进越好的道路,就连世界上一个个小国,都不考虑本国情况,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欧美兵器。这是潮流没办法。
和大国作战就别想着,毫无消耗这种不切实际的事情,因为生产力根本做不到,那就极可能提高交换比。和小国作战就要想着怎样做到零伤亡,因为你人多国富,相同生产力方方面面的综合力量里你没理由不超越对手。零伤亡可以做得到,要尽力去做。至于国家到底要面临二战级别的大规模作战还是冷战对峙阶段不停的揍小朋友小规模。这需要大国对国际局势的判断,把握和引导。
这就是任迪从工业经济生产上的思路,或许上一个任务任迪武器眼光还被苏式美式装备的概念,所束缚。而现在在这个位面,任迪有自己武器需求思路。尽可能少干赔钱的事情。
在指挥部中任迪看着自己的一辆辆燃烧氢动力皮卡车组成的炮兵集群对着瓦特联邦的据点进行洗地。这场作战一开始首先是在上风区域制造了大片的云带,当云带顺着风向到达敌人基地上空的时候进行投弹。尽可能的规避敌人的激光拦截。当地面火光冲天的时候进行炮击。和生化部队的冲锋。
非洲区域的一个个瓦特联邦的据点黄土区已经很不爽了,在西非区域是切断交通,让他们被迫撤退,收缩防线,而现在手头上有着大量兵力的任迪是主动进攻。
察打一体无人机,陆地行走负载雷达的巨象的在体系上不落下风,最基础的兵力有机动力,能消耗的起。或许战术上任迪设计不出什么眼花缭乱类似偷袭珍珠港之类的精彩战役,但是任迪是在战略上考量的。
非洲之战,任迪并不知道在面对南美打赢南美战争的名将博卡。当地平线上大规模的双足追击者出现后,任迪眯起了眼睛。看了看这个新奇的武器,对前方火线指挥官直接下达命令撤退。
--
第1172页
同类推荐:
全息游戏的情欲任务(H)、
娇门吟(H)、
快穿之睡了反派以后、
这些书总想操我_御书屋、
活色生仙、
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
四大名著成人版合集、
如果人外控痴女成为了勇者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