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PO原创市集
首页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253)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凔溟(253)

    黄军师知道大皇子心情差到极点,摇着羽扇不说话,等他自己冷静下来,否则就是他也讨不了好处。
    大皇子见书房里没什么可砸的了,坐到一旁喘着粗气,看什么都不顺眼,你说说,老二是不是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怎么脑袋瓜子就这么好用呢?刚打一棒子又给颗甜枣,你听听外头,谁不对他感恩戴德?
    黄军师不能不接话了,说:您生气也没用,顺王殿下自小就学治国之道,太懂得如何利用人心了,说真的,这一手做的实在漂亮,而且这些经由顺王选拔出来的贤才,将来肯定也会对他忠心耿耿,毕竟他可是伯乐呢。
    就冲他这势头,本王还有什么可争的?干脆带人回西北算了,好歹手里有兵,将来就算他登基,也不能拿本王怎么样。
    黄军师却没他那么乐观,如果大皇子真的是个骁勇善战的大将军,西北离不开他,那他确实能保住性命与兵权,可黄军师太了解他了,他这个人,武功是有的,胆气也是有的,但缺乏谋略,偏偏他还刚愎自用,并不能很好的采纳底下人的意见。
    黄军师能被他看重,一来是自己从不忤逆他的想法,总是顺着他的思维替他解决难题,二来也是因为救命之恩,他对自己还是有几分信任的。
    其实,这也未必不是王爷的一个好机会。黄军师早从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就开始想法子了。
    怎么说?大皇子精神振奋地看着他。
    王爷在西北时也拉拢了不少人的,不如借此机会安插进来,说不定能得顺王重用,将来也是一枚重要的旗子!
    可他们如何能入李煦的眼?李煦选人难道不会查他们的底细吗?
    属下听说,顺王格外看重寒门子弟,此次选贤才必然也会酌情选一部分寒门之人,这些人没有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要伪造身份反而更容易。
    来得及吗?父皇可是给了期限的。
    人可以先来,顺王也不可能一个月内就能查完每个人的底,而且咱们还得故意漏一两个人给他查出来,做的太完美顺王会起疑心的。
    大皇子头疼地扶额,他也知道自己不擅长这些阴谋诡计,可他总以为,自己手握重兵,还是有能力拼一拼那个位置的,但来到京城这段日子,他渐渐觉得,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当年他离开时,李煦还是个少年,谋略眼界远不如现在,那会儿只觉得他虽然聪明,但人太软弱,未必能争得过自己,可十年过去,少年浴火重生,看着还是依然心善软和,可内里却黑成炭了。
    行,就这么安排吧,另外,西北那边让他们随时做好准备,玩阴谋本王玩不过他,拼武力看他拿什么与本王争锋!
    黄军师默默叹了口气,想告诉他,争皇位可不仅仅靠武力,而且就算争赢了,将来治国安邦也不是靠刀子硬就行的。
    一张张惶榜贴出去,全京城都传开了,皇上要取才纳贤,一共有三百名额,而且还允许寒门子弟入选,并且取消了以往需要三名文士作保的惯例,只需要通过几场考试就行。
    而相对于寒门学子需要一考再考,世族子弟只需要家族举荐即可,但最后一道殿试,入选的寒门子弟与世族子弟需一同参加最后一道考试,由皇帝评审出最后结果,这已经是李煦目前能做的最好结果了。
    他不可能一次性就改变大燕的选才制度,那他绝对坐不上那个位置,只能一点一点潜移默化的改变,也需世族们一点一点的妥协,否则一但矛盾激化,前期的努力都白费了。
    王爷,这是目前的名单,以京城及周边为主,远些地方的学子怕是赶不及来了。一个月的期限,像南越那样的地方,消息能传到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做足准备上京应选。
    不要紧,这次只是一次尝试,三百人原也不多,至少半个大燕的人才都会集中在京城了,等殿试结束,你让人再贴出告示,本王要在落选的人当中选些末流小吏,愿意参与遴选的只要拿着之前的成绩单来报名即可。
    王朝铣是丞相属官,明面上是魏丞相的人,从未向李煦投诚过,此次也是代表魏丞相出面来与李煦商讨选才一事的。
    李煦赞赏他的为人,并不介意他的站位,也没隐瞒自己这次的目的。
    三百人才选出来肯定是要官员储备了,最低级别都是外放知县起步,如果家世背景了得,直接当个京官也可能。
    但李煦觉得,许多与百姓打交道,做实事的都是那些不入流的小吏,他们也许管着粮仓,也许管着府衙文书,也许只是一名小捕快,但作用并不小,因此李煦想先改造这一等级的小吏,如果他们够努力,将来未必不能入阁拜相。
    王朝铣当然不会管这种小吏的事情,王爷就算想提拔自己人安置在这个阶层也是无可厚非的,魏丞相派他来的用意只是监督着王爷,别让他因小失大,过于看重寒门学子了。
    不过王爷给寒门出身的学子定了三场考试,五日一考,第一场考试只考一科,就是看看这些来应选的学子文采如何,否则让不识字的文盲鱼目混珠就闹大笑话了。
    第二场再考一科,不过更有难度和深度,这就不是一般水平的人能通过的了。
    李煦记得科举制度考的是八股文,可惜他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八股文,倒是知道四书五经是必考项目,因此这前两场考试内容都出自目前最经典的几本书籍中,与四书五经地位同等。
    第三场分了两科,由考生自选科目,如果觉得自己文采过人,可以选文科,如果觉得自己算术惊人,可以选理科。
    李煦倒是想按士农工商分出不同的科目,但这太为难人了,这个时代的书生还是以读书为主的,读的都是圣贤书,视一切圣贤书以外的学科为旁门左道,他也不能和全国学子作对不是?
    不过这些科目倒是可以放在后面考,选末流小吏更看重的就是他们的旁门左道了,哪怕是个擅长种地的学子,也可以派去管农事啊。
    王朝铣见顺王给寒门学子立了如此多道坎,心道:这也未必比找三个作保人容易啊,不过如此一来,能顺利过关的肯定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确实比举荐靠谱多了。
    至于殿试,他知道顺王给皇上提议过,就考一道实事策论,这些人最终还是要做官的,光会之乎者也可不够。
    王朝铣觉得顺王此次安排甚好,他都有些期待这次选出来的人才了,他试探地问一句:王爷,不知这寒门学子的比重占几成?
    李煦看了眼名单,两份名单分开些的,一边是世族举荐的家族子弟,一边是寒门子弟,比例大概是十比一。
    他默默算了下,选了个不太显眼的数字,那就从中挑出五十人参加殿试吧,能否在殿试中脱颖而出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参与殿试的人至少有五百,五十人确实不算太多,而且还可能落选,最终能录用的估摸着就二三十人,这个人数他们还是能同意的,就算按以前的老方法选,各家族也会举荐寒门子弟,比例也差不多是这样,看来王爷也并未如同外面传言那般,看重寒门甚于世族。
    这个答案也让满朝上下世族出身的官员很满意,至于那些出身寒门的官员,他们压根没权利反对。
    这部分官员,他们基本不站队,坚持以皇命为本,是朝中一股清流,当然,以他们的背景,站对了也未必会获得重视,毕竟这时候,人们更看重的还是家族。
    不管任何朝代,朝廷选官都一定是重大事件,也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进官场一展抱负。
    ******
    朝廷选官的消息随着各地官府贴出告示,很快就路人皆知了。
    最普通的老百姓可能不在乎皇帝是谁,但一般都会关注离自己最近的官员是谁,遇上好官与遇上贪官,对他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太大了。
    随着选官的消息传遍天下,朝廷派了羽林军携带赈灾物资前往灾区的消息也传开了,李煦特意让各地官府将这个消息告知民众。
    对没有受灾的地区来说,这个消息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但就是这一点点言论就够了,李煦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是让全国人民晓得朝廷都做了什么,一个对百姓负责的朝廷才能让他们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
    林钊携带物资和三千羽林军前往扬州一带,这次他南下是走水路,比当年不知快了多少倍,等他到了扬州府时,发现消息比他们先到了。
    迎接他们的不止有官府还有百姓,扬州受灾不严重,百姓们也没有流离失所,因此迎接林钊时一个个看热闹的成分居多。
    听说这位统领大人带了许多钱粮来,不知我们扬州能否分一些?
    别想了,外面传来的消息不是说了吗?得先紧着严重的灾区,这些东西看着多,各地分一分,每家每户到手的也没多少。
    只要不进贪官污吏的口袋就行,听说余杭那边又有几个镇受灾严重,这些钱粮可是能救命的。
    咦?今年为何没见到南边来的灾民?往年这个时候,扬州府都要聚集一批灾民了。
    因为他们都往南边跑了啊,你不晓得吧,去年朝廷借口没钱没粮,好多偏远地区根本得不到救济,他们就试着去南越求救了,结果顺王不仅帮他们解决温饱,还派了精通庶务的管事去帮他们赚钱,你以为今年为何能看到许多新花样流进扬州,许多都是这些地方搞出来的。
    真有如此厉害?
    其他地方我不晓得,但四通镇你听过吗?
    似乎也是余杭那边的吧?
    对,临海的一个小鱼镇,以海为生的,以往一年到头都得吃咸鱼,如今你知道他们做什么吗?
    快说吧,做什么了?
    那人卖了个关子,等朋友气的跳脚才说:他们做出了一种鱼露,鲜美香甜,炒菜煮汤时放一点简直太美味了。
    鱼露?我家也买了一桶,贵是贵了些,但真香啊!
    像这样的地方还好多个呢,要我说,顺王就比起他爹强多了,要是咱们这也有人来引导一番,指不定变得多富有。
    你不要命了,这种话也敢说?男人左右看了眼,不知道刚才的话有没有被人听了去,这可是要杀头的话啊。
    两人很快不欢而散,林钊却登上城楼,将此次带了多少粮食多少金银告知百姓,然后让百姓们睁大眼睛看,看看这些东西是否全部发到百姓手中。
    这与以前来的钦差做法不一样啊,以前官员要么把钱粮捂着,怕遭人惦记,要么夸大其实,让百姓误以为他们带了金山银山来。
    第337章 魏澜
    皇帝派了王朝铣做主考官,这个活没人争,毕竟来考试的是一群寒门子弟,就算全部收入门下也不过是多了一群打杂的而已,寒门子弟要出人头地可没那么容易,纵观朝野,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哪个没有家族做后盾?
    李煦不关心这些,给考生的考题是他和王朝铣商议着定下的,想他那学渣成绩,有一天居然能成为考官也是挺新鲜的。
    寇骁的伤彻底养好了,但他请了十天假还没到,于是理直气壮的躺在家里数脚毛,外人不知道还以为他与大皇子两败俱伤,连御史都不好弹劾他了。
    李煦前些天带着礼物去隔壁探病去了,大皇子伤的果然比寇骁重许多,看得他暗暗满意,期间还故意捏了捏大皇子的伤处,疼得他满脸青紫才松手。
    大皇子深深觉得,这位弟弟不是来探病的,而是来报仇的,真不愧是姘头,才这么点程度就坐不住了,他算计着,如果把寇骁拿在手里,要挟李煦主动让位,不知道他会选江山还是美人。
    黄军师听完他的建议都快笑抽了,王爷,您真心的?先不说这寇将军是不是一位美人,就算是,史上可真有为了美人放弃大好江山的帝王吗?
    注意用词,他还不是帝王。
    是是,但您觉得可能吗?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不可能了,李煦是个痴情种吗?当然不是,否则他就该为前妻守身如玉,是他太天真了。
    行了行了,之前安排的事情如何了?咱们的人都到了吗?
    到了,明日第一场考试,以他们的水平,要脱颖而出应该不难。
    别大意了,全天下的学子一起比,谁能说自己一定能过关?你要不想个法子从王朝铣那套出试题来。大皇子想当然地说。
    黄军师表情变了变,他也是文人,如果他不是大皇子的幕僚,其实也可以去参加选拔考试的,从一个学子的角度,自然是厌恶科场舞弊的。
    时间来不及了,而且听说王爷出的题并不难,若是泄露出去,真追究起来反而害了他们,王爷安心等结果就是了。
    大皇子只是想求稳,黄军师又追加了一句:若是连这种水平的考试都过不了,将来也未必能为王爷做什么,不如趁早放弃得了。
    这句话深得大皇子的心,于是他也不抓着这个问题,相反的,他盯着黄军师看了一会儿,黄英,你年纪几何?
    属下三十有二了。
    正当壮年啊,要不你也去试试?
    黄军师诧异地问:王爷为何有如此想法?
    只是觉得,与其让那些人入选,不如让你上朝为官,说不定能走的比他们更高更远,也能给本王提供更多帮助。
    黄英想了想,要是摇头拒绝了,属下是有几分小聪明,但论学识还是不如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而且陛下年纪大了,留给王爷筹划的时间不多了,这短短几年并不足以令属下青云直上,说不定还要外放,到时候就帮不了您了。
    大皇子听完瞬间就放弃这个可怕的想法了,黄英是他的智囊,他觉得有黄英在身边,两人一文一武配合天衣无缝,少了他可不行。
    ******
    考试当天,李煦一大早就起来了,换上了一套真丝泼墨的锦衣,刚上身就被寇骁紧紧拽住了腰带。
    刚起床的男人目光火辣辣的,盯着李煦的腰身,王爷这套衣裳真是好看,什么时候做的?
    李煦掰开他的手,看腰带没有被拽出皱纹才放心,稀罕地说:这是雷阳从南越给本王寄来的节礼,一整船的东西,一车布料,其中就有这匹,小刘一眼就看中了,命绣娘日夜赶工才做出这么一套来,确实好看。
    这块布是真丝面料的,这不稀奇,时下贵族都喜欢真丝绸缎,但他们更多的是在布料上绣上精美的图案,而李煦这块布却一点刺绣也没有,白色的底色被不均匀的泼上渐变的墨色,远远看着就如同一幅天然的山水图,看着格外清爽雅致。
    恋耽美


同类推荐: 顶级暴徒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孽缠:被前男友他爸囚禁强肏(NP,高H)重生国民女神:冷少宠妻宠上天独占帝心:后位,我要了医品太子妃金玉满堂(古言女尊NP)乱七八糟的短篇集( H)